如今的奶粉市场淘汰正在加速,新品频出,大品牌企业都在向新方向发展,中小品牌都在寻找新模式,企业都在寻找发展之道。
疫情之下,危险与机遇并存。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优势互换,中小品牌洗牌,市场资源向领先品牌靠拢,行业分化加速。
01、疫情加速奶粉行业第二次洗牌
2020年的疫情让奶粉行业雪上加霜。出生率下降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奶粉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整个市场加速进入第二次洗牌期,改变行业格局。
奶粉市场的大品牌并没有因为疫情而遭受挫折。相反,他们将阻力转化为机遇。他们抓住机遇,调动各方资源,协调供应链,为消费群体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无法外出购买产品的后顾之忧,弥补了无法出门的遗憾。由于物流。流量创造的空白市场。飞鹤、君乐宝、澳优、健和等主要品牌业绩持续增长。
奶粉配方注册制度启动至今的四年间,虽然断断续续地披露新的注册名单,但奶粉市场的品牌数量却在悄然萎缩。目前奶粉市场上有400多个品牌。随着下一轮奶粉注册制即将开始,品牌企业将面临又一次严峻考验。预计未来两年还将有一批品牌消失,而这一轮淘汰赛的竞争将更加残酷。
随着奶粉行业品牌数量不断减少,市场28-8格局的现象必然会更加明显。竞争力强的大公司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02.马太效应促进两极分化
在现有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流向大品牌公司。对于中小品牌来说,维持目前的份额已经是好事。那些未能守住市场的品牌只会有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而剩下的空白市场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瓜分,竞争更加激烈。奶粉行业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由于前期疫情影响,物流受阻,部分进口品牌的产品无法进入国内市场,或在三四线市场面临较大阻力。与往年相比,业绩明显下滑。据贝贝熊母婴连锁系统反馈,今年前四个月外资品牌销售额同比下降约15%,其中惠氏、雅培等品牌下降幅度超过25% ;苏州奶粉经销商表示,疫情以来,惠氏、美赞臣、达能(爱他美+诺富强)等外资品牌在苏州的销量同比至少下降25%-30%,部分渠道甚至被砍成两半。
国产品牌在此期间逆势上扬,业绩增长令人瞩目。国内品牌凭借品牌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构筑区域竞争壁垒,提高市场份额。在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下,不少国产奶粉2020年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贝因美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00万元,同比增长45.24%;飞鹤预计季度营收增速不低于30%;君乐宝还透露,季度奶粉产销量同比增长将超过50%。
事实上,奶粉行业的分化并非一两天造成的。其背后有长期的原因和多方面的因素。得益于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和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该行业过去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奶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90、95后新生代成为消费主力,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现代女性晚婚、优生优育观念导致出生率下降,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消费群体更加倾向化。为高品质、有营养的产品付费。大品牌公司的产品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力求更高的性能,逐渐促成奶粉行业的差异化。
03、大企业优势充分展现
在奶粉市场流通中,大品牌拥有完整、密集的供应链网点,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疫情期间,供应链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满足了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吸引了更多消费群体的关注,吸引了这部分市场。然而,中小品牌落后于市场需求,其物流和供应链无法满足需求,市场萎缩并被其他品牌占领。
同时,借助品牌影响力,大企业更方便布局线上渠道。大公司利用电商、直播等趋势,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开设旗舰店、进行直播、邀请网红带货等方式充分展示公司能力。此外,线上渠道让大品牌更容易教育消费者群体、在线传播品牌,加速行业分化的步伐。
疫情也改变了消费群体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对奶粉的选择更加谨慎和理性,对品牌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也更加挑剔。大品牌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都优于中小品牌。无形的品牌影响力也在改变消费群体向大品牌的转变。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消费理念成为外资品牌的主场,而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则被价格吸引,被国产品牌占领。由于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差异,奶粉市场的分化也体现出来。
04.综合实力的较量
随着竞争越来越残酷,奶粉行业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大品牌凭借优势资源和强大实力在奶粉市场上抢占份额。大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启动上游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把奶源牧场和重要原辅材料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门店产品的稳定。同时优化渠道,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差异化中争夺更多市场资源。
中小品牌在行业差异化中的生存无异于从虎口抢食。他们与渠道深度捆绑,给予渠道更多利益,尽力走出低谷期,赢得市场份额。毕竟,战斗还没有结束。中小企业如果尽早做好准备,也许就不会被市场淘汰。哪里有竞争,哪里就会有机会。生存第一是中小企业在行业差异化中的重要优先事项。
奶粉行业格局的重塑,会给每一个剩下的企业一个机会,但也极大考验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只有提前做好功课,才能在竞争中抓住有利机遇,赢得更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