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育儿、精细化喂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殊群体民宝及其诉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赛道上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有信誉的品牌。近日,在#营养品资讯#视频号直播中,我们有幸连线到康民君创始人张学杰,就目前的发展现状、品类趋势、潜在机会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营养品行业未来竞争格局。以下为直播期间分享的精彩观点:
1、这几年,我个人感觉营养品行业无论是门店、代理商还是品牌都出现了两极分化。以商店为例。行业内一些母婴店已经无法维持生意而倒闭。不过,也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店铺却过得红红火火。
2、我认为,营养品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疫情前和疫情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其实是非常大的。
2015年左右(疫情前),销售老师的销售能力决定了一次门店活动的成功与否。当时更多依赖于简单粗暴的爆款活动,很少有人关心后续的消费体验和复购。
如果2020年之后(疫情之后)再这样做,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主要会受到三大变化的影响:一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邀请客户到场难;第二,用户变了,这一代宝物变了。妈妈们知道专业信息的渠道很多,都会提前做好功课和研究。第三,宝宝的痛点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基本营养理念不同,门店消费者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痛点,比如过敏。因此,一家门店如果沿袭过去的品类经营思路,就会陷入“不促销就没有销量,一促销就死掉”的恶性循环,毫无价值感可言。
3、目前营养品市场火爆的本质原因是:一是因为消费者的痛点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比如婴儿过敏;其次,渠道原本赖以生存的奶粉、纸尿裤等品类业务无法持续,已经崩溃。迫使他们加入营养补充剂行业。
4. 打造营养品牌最重要的是可持续性。要做好渠道价格控制和利润分配,确保双方长期健康成长。一般来说,业务节奏非常重要。最高的效率不是返工,能保住一家人,而不是红了又迅速消失。
5、我们在——“全民活动一游戏”中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每个地区都没有大促销或者爆款活动。重点是门店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和服务顾客上,销量高。无论多少,没有回购转售,都是虚假繁荣。
6、我们在选店的时候,主要关注三点:一是老板的认知思维;第二,合适的店面资源;第三,了解准入门槛;四是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理念。
7、营养品行业两极分化下,旺端大多走专业路线。因为产品的价值凸显,用户自然对价格不那么敏感。这也是一种健康调理、全家营养管理。这家店之所以这么受欢迎。
8、关于全家营养调理店如何转型,我认为有三点:第一,及时转变观念和认知;第二,学习时间足够长;第三,改变过去与客户的联系和销售方式。
9、营养品行业的最终成果一定是品牌化。细分品类其实是有先例的,比如合生元。如果把目光从母婴行业之外看向其他行业,也可以看到品牌化的趋势,所有品类的品牌化最终都会导致集中化。
10、就对用户的市场教育而言,比如广西、黑龙江当地的营养品市场氛围非常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谁在做,以及合作伙伴是否具有强大的专业管理能力。
11、门店每单销售1万元以上的营养品并不一定属于超卖。如果为了赢得顾客而故意夸大产品来提高他的期望值,这就被认为是过度销售。但一些门店的高单价并不是偶然的高价交易造成的,而是消费者对商家形成信任,在充分核实后重复购买的结果。
12.如果你想复制空调店,有两个方向。一是要专业,但培养专业性需要时间,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追赶的障碍。另外就是利用别人的优势,找到合适的品牌和服务商来提供服务。你的客户。
13、2015年、2016年,不少终端通过渠道开始围绕定制奶粉产品展开竞争。然而,营养品走自有品牌路线依然困难重重。毕竟营养品更多的依赖于产品和服务。专业性还是很重要的。
14、家庭营养、大健康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但我认为真正的竞争不是在母婴渠道,而是在OTC渠道,因为药店也在积极转型,有很强的先天优势。你必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15、中国做出好的营养品,要点三:一是产品有效;二是产品好。二是消费者可感知、可验证、可判断;第三,它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