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刺激,消费需求的变化对母婴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提高免疫力”已成为全民的迫切需求,消费者的进补意识日益增强。母婴产品的增长潜力也让不少母婴专业人士对这个市场充满期待。
01
预计
据了解,基于全国5200多家母婴店(不含线上和全国大型母婴连锁店)的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不少母婴店的整体营收地区均高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尤其是三线城市。但也发现,母婴店渗透率逐年上升,近五年来销售贡献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而奶粉、纸尿裤等相对成熟的品类寻求刚性需求竞争,市场虽大,但增长潜力相对较弱。而且随着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母婴是目前企业和渠道都寄予厚望的品类。
作为家庭健康消费的主要入口之一,母婴市场的价值逐渐凸显。尤其是传统婴幼儿奶粉企业也看到了这一轮的市场机会并做出布局。
不久前,一品乳业集团旗下奥能多品牌宣布,将于11月推出新品乐优来无忧改良奶粉。该产品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特别是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婴儿和儿童。产品。 “欧能朵母婴系列”这个词在产品的上市公告中多次被提及。
此外,今年母婴领域也得到了其他企业的大力布局。例如,圣源优博最近推出了小象优优品牌,包括复合DHA海藻油、双益生菌复合油、蘑菇维生素D复合油和乳铁蛋白改性奶粉四种产品。母婴“美泰优宝”也是旗下的高端品牌。推出了含乳铁蛋白奶粉、益生菌奶粉、DHA复合藻油、鱼肝油软胶囊、乳钙益生元凝胶糖果、福尔威尔锌软胶囊、福尔威尔铁软胶囊等七款新品。
另一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明益国际推出了山美瑞幼儿,其中包括山美瑞复合益生菌、乳铁蛋白复合奶粉以及钙铁锌多维营养包。
鉴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日益饱和,不少奶粉企业纷纷将触角伸向母婴领域。今年健康趋势的爆发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也促使伊利、合生元、澳优、美鹿、贝因美等公司加大了在市场的占有率。
02
潜力显露
目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对营养补充也越来越重视。而且,目前母婴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90后、95后出生的“新手”父母。他们追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今年的疫情,促进了这些年轻消费者的线上消费。疫情期间,销量激增,京东、天猫等平台也出现了可观的增长,这是消费者消费立场转变的结果。
线上销量不断增长,而线下原有品类的利润空间却在不断缩小。寻找新的潜力品类似乎是当下母婴店的一条出路,而母婴店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担当”来抓住机遇。毫不奇怪,这么多妈妈和宝宝都在关注。
数据显示,2016年母婴品类销售占比仅为2.5%。 2017年,品类占比提升至3.9%。 2018年,品类占比再次提升至4.5%。到2019年,母婴品类销售占比已超过辅食占比5.6%,成为继奶粉、棉制品、用品、纸制品之后的第五大品类。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无论是孕妇还是中年儿童都对它有强烈的需求,很多妈妈在备孕期间就已经开始服用补充剂了。
在今年年中发布的《天猫医疗中心健康趋势白皮书》中,母婴营养、儿童营养等13款保健品的功能性市场规模显而易见。母婴营养、儿童营养发展迅速,也是潜在市场。其中,母婴营养品中的亚麻酸成倍增长,儿童营养品中的维生素AD增速突出。
03
与教育密不可分
与奶粉、纸尿裤品类相比,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急需市场教育,而该品类具有消费者教育的场景。如果教育意识做得好,这将是一个粘性很高的品类。
在线下市场,销售和导购建议以及后续的消费者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消费者进入母婴店首先必须对店有一定的信任度,面对面的宣传更有说服力。
但同时也对线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更高的专业性、导购员的亲和力等,更注重方法和方法,不能一味讲产品功能,一味推销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消费者母婴消费意识有所提升,但整体认知度和消费习惯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对母婴产品的识别和认知还处于比较基础和认知阶段。原始状态。因此,非常需要消费者教育的引导。
04
突出专业化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母婴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精准细分,日益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益生菌为例,它已经拥有良好的认知度和消费基础。除了常见的滴剂、粉剂、片剂外,可直接服用的益生菌产品也不断涌现。
从人群角度来看,针对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老年人、女性等不同群体的不同产品设计的产品逐渐涌现。益生菌已从调节肠道逐渐发展到调节体重、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功能。
益生菌产品不断强化品类、群体、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与专业研究和深入的市场教育密不可分。
专业化的市场趋势、细分化的产品趋势需要母婴把握,因为市场在不断调整。及时洞察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是赢得市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