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提高乳业竞争力行动计划》和《河北省乳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加快河北乳业振兴步伐,提升乳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近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河北省提高乳业竞争力行动计划》。
计划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祖国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等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标准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巩固和提高乳业全产业链竞争力为核心,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加快形成乳业农业、饲料生产、乳制品加工、营销和质量监督。作为一个完整的现代乳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和美丽河北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民族乳业的振兴贡献了河北的力量。
计划建议
——坚持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适应消费市场升级需求,充分发挥主产区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按照国际对标、国内示范要求,找差距、明确定位、补短板、融合发展、实现赶超。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努力。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激发主体活力,努力在智能化管理、产品研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
——坚持区域联动、协调推进。把振兴奶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要素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发展、市场联合开发,实现富民强省。
按照世界一流奶源基地、世界一流乳品加工、世界一流乳品品质、世界一流乳品品牌的发展目标,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发展。
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奶牛养殖向环境承载空间大、饲草丰富的优势地区集中,打造坝上草原牧区、山前平原农牧区和三大奶牛养殖区。黑龙港流域农牧业区飞地。加快行唐县7个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引领国内奶业集群建设。新建扩建一批奶牛场,形成以现代化万头牧场为龙头、标准化家庭牧场为骨干、标准化社会中小型牧场为后续的发展格局。加强奶牛疾病预防控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设施,实施重大疾病强制免疫和净化。
(二)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坚持专种培育、品种培育,大力发展优质特种饲料产业,稳步提高优质饲料自给率。按照每头成年奶牛3亩地的标准,建设坝上高端牧草、山前平原青贮玉米、黑龙岗流域优质苜蓿三大饲草基地。选择专用牧草品种,提高牧草采集、储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精密化水平,改进牧草青贮技术,持续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三)抢占奶牛种业新高地。坚持以自主繁育为主,引进与繁育相结合,加快高品种奶牛扩张步伐。充分发挥“河北荷斯坦乳业种质创新技术联盟”作用,积极培育集育种、育种、推广于一体的种业集团公司,促进产学研联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开展基因编辑、胚胎切割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促进奶牛群改良。依托君乐宝品源公司、天全良种乳业公司、君乐宝乳业研发中心,建设行唐、鹿泉、魏县三个乳业示范园区。
(四)发展智能化规模化养殖。按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奶牛场标准化、智能化水平。继续开展智慧奶牛场建设和家庭牧场升级改造,推广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统计分析软件终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完善饲喂、挤奶、医疗保健等关键环节、防疫、粪便处理。改造升级设施设备,支持奶牛场采购TMR机械。开展部级标准化示范点和省级标准化点创建工作。引导养殖场改变传统粗放养殖模式,提高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加强乳品加工。坚持加工先行,做强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区域龙头企业,做大新兴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乳业20强,引进一批大型乳制品加工项目。引导现有乳品厂升级改造、扩大产能、提高加工水平。支持乳制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水平。顺应乳制品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加快巴氏奶等高端乳制品产能提升,提高乳清、浓缩蛋白等奶酪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构建以中高端乳制品为主导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君乐宝国家乳品研发中心作用,加快新产品研发,满足消费者高端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支持乳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质量评价活动,提升河北品牌知名度。
(六)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坚持质量安全第一,严防各类质量安全风险。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奶牛养殖法规,制定高于奶业发达国家的原奶团体标准。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健全质量安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控制,促进奶牛健康养殖,开展奶牛养殖减少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试点行动,严格投入品使用。开展原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和第三方全覆盖抽检,实时了解全省原奶质量状况。推动乳品企业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推广乳品质量全流程在线监控系统,综合运用飞行检查、日常检查等监管手段,有效防范各环节质量安全风险。
(七)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坚持营造公平有序的原料奶购销秩序,确保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所有乳品企业、养殖场签订三年以上长期购销合同。每季度召开原奶价格协调会议,发布原奶收购指导价和最低保护价。支持奶业重点县、企业和有条件的奶农建立自己的乳品检验检测体系,推动形成以质量和价格为主的原奶收购价格体系。继续开展原奶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高价抢奶、私收散奶、违约等违法行为。对原奶收购站运输车辆实行严格监管,按期发放新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整改或取缔。
(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坚持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一体化发展,紧密衔接利益,提高产业效率。支持乳制品企业自建、收购牧场,通过与奶农相互持股、二次分红、溢价收购、利润保障等方式,提高自有奶源比例,稳定奶源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奶农依托自有奶源,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乳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重点发展巴氏奶、低温发酵奶、奶酪和民族产品。特色乳制品通过直销、电商等渠道服务当地及周边社区居民,提高奶牛养殖效率,提升奶农市场地位。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部休闲观光牧场建设,开放崇礼奥运生态牧场,发展察北、张北、塞北乳厂工业旅游。推动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打通养殖流通渠道。
(九)培育乳制品消费市场。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媒体宣传、品牌推广、消费者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宣传效果,提振消费者信心,扩大消费范围。消费市场。加大乳品行业宣传力度,普及巴氏奶、灭菌奶、发酵奶、奶酪等乳制品营养知识,倡导科学饮用奶,引导健康消费。瞄准北京、天津等高端市场,加大营销力度,持续提升高端乳制品市场份额。深入实施“学生喝奶计划”,探索发展城市中小学生自主订阅。推广“认牛”营销模式,开展线上线下体验式消费,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组织乳制品企业参加农博会、D20峰会等活动,全面推介河北产品。办好全省奶农大会,讲好河北奶业故事。
(十)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坚持“建设一批、入库一批、规划一批”的原则,继续开展乳业大规模招商行动,项目建设保持稳定增长。 2022年,以1.9个19亿元以上乳业项目带动,上大不小,推进伊利沧州6个年产150万吨乳制品奶牛场建设,协调“领养一头牛”日处理600吨原奶加工项目在衡水古城启动,指导蒙牛丰润三期日处理1000吨原奶加工项目顺利建设,跟踪服务君乐堡建设18个家庭牧场,完成投资计划106亿元。积极培育奶业发展潜力,保持年新增奶牛存栏10万头以上、日处理原奶3000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