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连续第十年联合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在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1》研究中,双方均认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6%,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然而,疫情对中国消费者不同品类的消费习惯产生了显着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个人消费模式。因此,虽然某些类别已恢复到大流行前的趋势,但对其他类别的影响可能更持久,并持续到今年年底。
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涵盖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四大消费品领域。研究显示,经历一季度下滑后,快消品支出二季度出现反弹,食品饮料品类、个人及家庭护理品类趋势逐渐统一。截至2020年底,尽管在销售增长的带动下,平均售价下降1.1%,但中国快消品市场2020年全年销售额仍实现0.5%的增长。
具体来说,尽管去年饮料和包装食品的价格均有所下降,但包装食品的销量却逆势增长,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担心食品短缺,大量囤积不易腐烂的食品。随着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对护理产品的需求和购买量不断增加,个人和家庭护理产品的销量不断增加。其中,家庭护理表现尤为出色,全年增速达7.7%。是四大消费品领域中价格上涨的品类。
渠道方面,报告显示,2020年电商销售额增长31%,成为快速增长的渠道。其中,直播电商增幅超过一倍,服装、护肤品、包装食品位居前列。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消费,O2O渠道开始流行,销售额猛增50%以上。线下,便利店是稳定渠道,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还催生了另一个新趋势:社区团购,互联网平台通过“社区领袖”的帮助,采用预售+自提的模式来获取和维护消费者。今年季度,这种新零售模式的渗透率达到27%。各大零售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社区团购,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
为了全面了解疫情对中国快消品销售的影响,报告还将今年第一季度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进行了比较。总体来看,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开始复苏,未来增长可期。
数据显示,受快消品支出缓慢复苏和温和增长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6%,低于2019年3%的增幅与2018年同期相比,虽然平均售价下降1%,但购物频率的恢复刺激了销售增长,成为拉动销售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食品饮料、个人及家居护理品类重新回归“双速增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