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少吃零食,多吃东西,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零食其实是可以吃的,但关键是要看吃什么。儿童零食也有“红绿灯”。
不吃“红灯零食”。 “红灯零食”一般指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以及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通常是经过高度加工的食品,如奶油蛋糕、冰淇淋、薯条、李子、辣条、汽水等。这类零食对健康危害很大,能量高,几乎不含任何营养成分,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甚至性早熟。另外,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导致便秘、消化不良等。
如果想让孩子减少此类零食的摄入,首先要避免让孩子每天接触这些食物,更不能把“红灯零食”当成奖励。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买这样的零食回家。学校要加强管理。如果学校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周围都是卖辣条、炸串等垃圾食品的商店,那么家长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
少吃“黄灯零食”。 “黄光零食”是指含有一些对健康有害的成分,但营养成分相对丰富的零食。此类零食儿童可以适当食用,包括奶酪、奶片、加可可脂的巧克力、果汁、含糖酸奶、水果沙拉、香蕉干等。“黄光零食”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或糖,但它们还富含有益健康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可适量食用。
“黄光零食”一般味道和口感都不错,孩子一般不会反对,但摄入量一定要控制。孩子可以吃,但不能多吃。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
多吃“绿灯零食”。 “绿灯零食”营养价值比较高,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可以经常食用。未加工的坚果,如原核桃、巴木旦等;天然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黄瓜、西红柿等;乳制品,如纯牛奶、原味酸奶等。这些零食一般低脂、低糖、低盐,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酸。可以补充儿童身体生长所需的营养,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要让孩子多吃“绿灯零食”,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孩子们会因为模仿父母的行为而爱上健康的零食。此外,家长还可以让这些健康零食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将水果做成漂亮的拼盘,用坚果作为餐点的配菜,增加健康零食对孩子的吸引力。
支持儿童健康事业并改善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