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20年的COVID-19疫情和一系列市场活动之后,零食市场今年呈现出反弹趋势。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对零食市场数据的持续监测,2021年春节期间零食销量同比增长喜人,达到+5.9%。春节期间的增长,也让春节前处于下滑趋势的零食市场一举转入正增长。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城市家庭室内消费样本组
同时,面对疫情反复,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注重高蛋白、提高免疫力的健康需求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零食时的重要考虑因素。面对新常态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如何满足和创造消费者新需求,成为零食厂商寻求增长的重要课题。
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的观察,消费者零食购买呈现三大趋势:小规格和网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消费者对多包装和大包装的偏好以及新兴的高蛋白品类。
01
小渠道和网购对于零食来说越来越重要
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家庭购买零食的主要渠道是大卖场,占比近四分之一。但受疫情影响,大业态业绩持续下滑,市场份额逐渐萎缩。更贴近社区、更便捷的小超市、便利店、线上渠道表现十分抢眼。与此同时,O2O平台因其快速、无接触配送而崛起,也成为零食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城市家庭室内消费样本组
对于制造商来说,如何利用小渠道、线上渠道以及新兴的O2O渠道来支撑未来的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
02
喜欢多包装趋势和大包装
消费者购物篮的增加是零食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的过去一年,消费者零食单次购买量是购买行为增长的指标,这意味着消费者每次购买零食的单价都在增加。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消费者购买更大包装以及购买更多不同口味的零食。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城市家庭室内消费样本组
不同零食品类的原因有所不同:饼干、膨化食品、蛋糕派、中式糕点生产商可以关注多包装趋势,而坚果、奶酪、口香糖、果冻生产商则可以关注大包装。
03
高蛋白品类成为零食市场增长点
零食涵盖多种品类,其中饼干、坚果、膨化食品、巧克力是消费者购买量排名前四的品类,占据整体份额70%以上。消费者越来越喜欢的品类包括坚果、膨化食品、冰淇淋和奶酪,均呈现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凯度消费者指数城市家庭室内消费样本组
膨化食品、冰淇淋、果冻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休闲娱乐。疫情也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提高免疫力,开始关注蛋白质的摄入,从而促进了坚果和奶酪品类的增长。
零食厂商很快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但跟进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进入增长品类,推出新品,如玛氏推出的宾山坚果棒;有的则直接进入增长品类,推出新品,如玛氏推出的宾山坚果棒;有的结合自己的产品来跨界,比如Zizi推出的Yiyi The Oreo Nut Hug;还有巧妙利用流量的联名产品,比如与百吉福奶酪联名的芝士、辣熔岩面。
2021年,零食市场进入后疫情新常态,春节期间呈现反弹趋势。然而,长期健康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可能会继续深刻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品牌必须顺应潮流,随波逐流,积极布局新渠道、新赛道、新品类,驶入增长快车道!
评论:
*零食定义:饼干、坚果、膨化食品、巧克力、蛋糕/馅饼、糖果、中式糕点、冰淇淋、奶酪、口香糖、果冻、薄荷糖(所有品类均为包装品,不含散装);
*上线城市: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
*下线城市:县级市+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