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日,一项题为《中国小学生预防肥胖综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研究建议,通过健康教育,保证孩子在校期间每天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可以每月进行BMI(身体质量指数)测量、记录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反馈。一套涉及学校和家庭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儿童肥胖。
随着贫困人口减少、温饱问题解决,肥胖问题日益普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肥胖率超过50%,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超过50%。岁以下儿童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到10%。 %。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超重和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 倍。从童年到成年一直保持肥胖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是体重正常的人的9.5 倍。
在现代社会,个人健康日益成为公共事务。因为个人健康问题需要相应的公共支出。即使承担恢复健康的成本,这个过程仍然会占用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这就是为什么肥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肥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和自律因素造成的。对于身体需要什么没有常识或理解,也没有对食物诱惑的自我控制。这就是导致肥胖的人格因素,也是健康观念中包含健全人格的原因。因此,肥胖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问题,更是心理问题。社会对肥胖的认可自然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压力,使肥胖者感到羞耻,导致其出现社交困难,加剧肥胖者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和人格缺陷。严重的情况下,会在青春期出现。以后择偶就会出现障碍,与社会格格不入,造成社会问题。
解决儿童肥胖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社会角度来看,饮食环境是肥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的研究表明,亚太地区是全球儿童肥胖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因为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廉价、方便但热量较高的加工食品。这些食物通常盐、糖、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单调。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规定,禁止不健康儿童食品的广告。在一些学校,自动售货机被禁止出售膨化食品和含糖饮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编制了《儿童零食消费指南》,将儿童零食分为“经常食用”、“适量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指导家长为孩子选购零食更科学。
从家庭和学校的角度来看,更新育儿观念和习惯是一项更实际的任务,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体重过重是健康的标志,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给孩子喂的食物比平时需要的多;有些家长认为鲜榨果汁是富含维生素的健康食品,但实际上它含有糖分。用量甚至比可乐还要高;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受伤,减少孩子的体力活动,刻意回避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比如爬山、足球、篮球等,这些错位的观念需要及时扭转。
不得不说,胖乎乎的孩子们拿着薯片或者糖果,笑着吃着,看上去是多么幸福的一幕。不过,为了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这样的场景还是少一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