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肠道是人体内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那么,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有何联系呢?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联系
1、与食物消化、吸收和营养的关系
人体健康离不开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解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都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以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2、与机体免疫力的关系
肠道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大量有益细菌的家园。这些有益菌通过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物质,阻断或抑制病原菌侵入肠粘膜。肠道菌群作为抗原刺激物,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成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与肿瘤的关系
肠道菌群中的一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梭菌、肠球菌、拟杆菌等,可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酸胺,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但肠道菌群中的一些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以将亚硝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和胺,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肠道菌群是促进肠道菌群还是抑制肠道菌群,关键取决于哪种菌群占优势。在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抑制菌群占优势,因此以抑制为主。
4、与胆固醇吸收、胆汁酸代谢的关系
一些有益的肠道菌群,如结肠菌群,在微生态平衡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浓度。此外,结肠微生物中的水解酶和还原酶还参与各种宿主共生生物的代谢和肝肠循环。
5.食品原料的发酵
肠道菌群具有代谢作用。经过某些类型的发酵后,结肠菌群分解成二氧化碳、氢气、短链脂肪酸胺和吲哚。其中,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结肠对钙、镁、铁的吸收。
6、与便秘的关系
健康的肠道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不可分。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占优势,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正常粪便中含有70-80%的水分,而这种水分的维持得益于肠道菌群。因此,维持身体的健康,维持肠道内有益菌的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肠道内没有肠道菌群(比如服用抗生素,杀死了大部分肠道菌群),粪便中就没有菌群与水的结合,粪便就会干硬,这就是便秘的地方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
可见,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不可分。如果肠道出现问题,肠道菌群紊乱,那么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因此,保护肠道健康,建立平衡的肠道菌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保证机体健康,补充益生菌是维持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有效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益生菌好?
每次吃多少合适?
还有,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别担心,我会一一给你答案.
什么样的益生菌好?
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有效、持久、安全。
有效:是活菌,数量充足,保证真正有效。
持久:服用益生菌制剂一段时间后,测试孩子的肠道菌群。益生菌应该能够成为孩子肠道内残留的主要细菌。
安全性:配方中的添加剂应该是安全的。比如孩子是否对某些添加物质(如牛奶、鸡蛋、大豆等)过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使添加剂本身合格,也不能认为是安全的。
每次吃多少合适?
建议每次服用100亿至200亿颗益生菌。
这是因为在食用过程中,益生菌不可避免地会被消耗而死亡。 —— 由于益生菌是厌氧的,服用时遇到的空气、食道和胃中的空气、胃酸和胆汁等对益生菌没有影响。的安全是一个威胁。
因此,益生菌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到达结肠。如果服用量太少,真正能发挥作用的益生菌就很少,不足以达到效果。
益生菌怎么吃才有益呢?
1、注意益生菌的保存
大多数益生菌不耐高温。当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它们的活性就会不可逆地降低。为了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当室内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建议存放在冰箱中。有些袋装的粉状益生菌,如果开封后没有食用,应立即密封,放入冰箱或丢弃,以免有害细菌侵入,影响效果。
2、进食时间要把握好。
益生菌对胃酸还是很敏感的,胃酸的正常pH值是1.8左右。这种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的生存。因此,需要找一个胃酸低的时候,也就是pH值比较高的时候服用益生菌。
饭后服用益生菌。传统上认为幼儿空腹胃酸的PH值为4-5。但根据国内外研究,新生儿(28天内)空腹胃酸PH值约为2.3,1岁后PH值约为1.9,接近成人水平。禁食期间,由于饥饿和食物的诱导,中枢神经系统会“指示”胃分泌更多的胃酸。这样的环境显然不适合益生菌生存。另外,早上刚起床时胃酸分泌较少,但能否达到适合益生菌生存的pH值尚无理论依据,目前仍有争议。因此,不建议早上空腹食用益生菌。
3.不建议与米饭一起食用
进食后,食物刺激胃壁,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指挥胃酸分泌增加。胃消化初期,胃酸分泌逐渐达到高峰,进餐时补充效果不佳;饭后至少半小时或1小时服用。当引入益生菌时,就会产生饱腹感,并且胃酸分泌会减少。另外,此时食物仍在胃中,可以中和胃酸,提高pH值,大大减少对益生菌的损害。
4、注意益生菌(固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用温开水冲泡。水温不宜超过37摄氏度,以免高温杀死益生菌。如果孩子不喜欢吃,想添加到奶粉中,则不能先添加益生菌,因为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高于40摄氏度。奶粉冲好后,温度可低至37度(手腕滴下的奶液是温热的,不呈汤状),然后添加益生菌。发酵制品中的酸奶、奶酪最好不要加热后再食用。请注意,婴儿在1 岁后才可以开始食用少量这些乳制品。
5. 选择合适的益生菌菌株
益生菌的种类很多,每种益生菌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其中许多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然而,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一些客观进展,例如一些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位置。特殊功能等。举几个例子:
治疗便秘:尽量选择含有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可以到达大肠并定植,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更好。
过敏体质的人:可以选择含有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对改善过敏体质更有效。
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含有嗜热链球菌的益生菌,它可以直接分泌乳糖酶并定植于小肠上部,对于缓解乳糖不耐受有更积极的作用。
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益生菌是厌氧的,服用时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例如,给孩子服用益生菌时,一旦准备好就应该尽快服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粉状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接触水后“复活”。这时,它们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吸干”,所以一定要在它们“死”之前赶紧吃掉。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宝宝太小了,喝慢了,益生菌难免会被杀死。我该如何修复它?您可以将一点粉末倒入小勺子中,加水,即“小口”的量,然后给孩子快速喝。然后再加入一勺,重复几次,直到吃完一包益生菌。
温馨提醒:即使益生菌是干粉形式,储存时也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中存在水分,仍然会让益生菌失效。
其次,益生菌怕被烧伤,所以冲水时水温不宜超过37。
益生菌作为活菌,在人体内生存,其最适生长温度与人体肠道正常温度相近,约为38。
因此,配制益生菌制剂的水温不能超过38,否则益生菌会被烫死~
三、益生菌不宜与抗生素同服
抗生素杀死细菌,是“盲目杀手”。它们不区分好细菌和坏细菌,它们会杀死细菌。而且益生菌也是细菌,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一起吃,结果是——没有被空气杀死。没被热水杀死的益生菌终于到达肠道,被抗生素杀死了……
益生菌对人类健康有多重要?如何正确利用益生菌还存在很多谜团,仍需要人类进一步探索。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益生菌确实对人体健康、调节亚健康体质表现出了良好的功效,但也不能盲目地将其视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良“药”。这是合理且正确的。有效利用益生菌可以保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