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奶粉市场的竞争,推出新品、丰富产品矩阵成为众多品牌的应对策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产品矩阵的崛起,乳制品企业也开始量化矩阵布局。这会给2021年的新一轮竞争带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产品矩阵正在从差异化向数量化转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乳制品企业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市场空间逐渐陷入红海。尤其是近两年,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红利尚未到来。这也迫使活跃的乳制品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观点。纵向+横向发展模式成为乳制品企业持续布局的方向。
比如,不少乳企从婴幼儿配方奶粉向家庭营养拓展,或者精耕婴幼儿配方奶粉,推出有机奶粉、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组合,都在缓解红海。婴儿配方奶粉的竞争。但我们也发现,随着各大乳企不断加大投入,原有的矩阵差异化红利正在流失。例如,除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外,布局有机奶粉、羊奶粉的乳制品企业有伊利、澳优、蒙牛雅士利、美露、惠氏、合生元、一品等。上面提到的产品。齐,还有飞鹤、君乐宝、蓝河、和氏、卡洛塔尼等。
又比如,在疫情催化下,消费者对儿童营养的关注度达到较高水平,乳制品企业加大了对儿童奶粉的关注力度。这也造成了儿童粉在发展初期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部分乳品企业在儿童粉品类上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不少乳企以品类作为丰富矩阵的切入点的同时,也有部分乳企涉足产品规格的矩阵布局。比如君乐宝的大单品乐博,此前推出了800g规格,现在也推出了香港纪念版铂钻850g;贝因美艾卡布局了800g,还推出了1000g尺寸;一些乳制品企业也推出了婴儿配方奶粉。正装和休闲装。比如星飞凡、君乐宝、傲游、盛源优博、蓝河、一品、和食等品牌。
毫无疑问,不同的产品有助于品牌在不同维度上进行竞争。然而,随着品牌化趋势日益凸显,一些乳制品企业尚未形成突出的品牌优势,却不断发展产品矩阵,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这种“雨露均沾”的布局,很难形成有效的差异化竞争。
为什么要频繁制定产品矩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矩阵可以说是奶粉行业发展的产物。国家的严格要求、乳制品企业的自我升级、消费者的营养增强,都在助力奶粉行业的不断发展。乳制品公司经常塑造产品矩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可探索。无论是主流乳企还是潜力乳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多维度试水必然不会被乳企视为撬开部分市场的方式。通过不同路径的实际布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不是乳制品企业明确方向的快捷方式。但同时,广撒网也对乳制品企业的实力和团队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提高产品渗透率和品牌曝光度。说到品牌曝光,如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借势造势的品牌,比如综艺节目、明星、高铁、电梯广告等,这些都是乳制品的主流渠道。企业曝光自己的品牌并抓住消费者的认知。但我们在关注外部力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内部力量。品牌打造产品矩阵、丰富产品品类,有利于提高品牌线上曝光率和门店上架率,形成多层次曝光,强化消费者的品牌印象。
3、增强店铺粘性。门店已成为奶粉分销的核心渠道。品牌市场的打造、市场份额的提升越来越离不开渠道的努力。面对品牌货币化,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主流品牌需要聚焦核心产品抓住消费者认可,拓展新兴产品从门店中获益。既能满足主流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又能帮助门店挖掘利润,达到品牌+产品2的效果。
产品矩阵的重点在哪里?
虽然构建产品矩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乳制品企业竞争,但乳制品企业在布局产品矩阵的同时,也应该避开一些雷区:
1、实力布局。 2020年已经过去,2021年已经开始。面对新一年的竞争,乳制品企业需要做出战略布局。虽然产品矩阵是品牌抢占市场的好办法,但领域的广度和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对乳制品企业的上游实力提出了明显的要求。如果乳制品企业还没有足够的上游支撑,就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挑战2021年,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战略重点。乳制品企业在制定产品矩阵的同时,还应该明确自己的竞争主线之一。随着综合竞争不断加剧,主流乳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乳企更需要凝聚力量,以点为突破口,打造自己的桥头堡,塑造自己的独特优势。
3、制定产品规格时,还应关注实际的市场反馈。从目前门店反馈来看,产品规格多样化有利有弊。例如,一款产品只有一种正式尺寸,但也有400克小罐装和100克试用装。该产品的规格相当于分为三个级别。除了正装正常销售外,活动期间小婷还会赠送一半,试穿装更是开新店的好帮手。
一些店家对于同一款产品规格略有不同也感到束手无策。首先,我已经做到了。如果我不做不同的规格,其他人就会做。在竞争中不会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其次,同一产品规格差异较小,但价格差异较大。商店很难销售,消费者也很难付款。
总的来说,乳企的产品矩阵布局还是需要深思熟虑,明确产品矩阵是布局的质变还是追求量化。要知道2021年的竞争只会比2020年更加激烈,竞争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