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片一直是几代人的童年零食之一。它们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而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但它们并没有在整个儿童零食市场得到发展。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儿童零食的发展,不少儿童零食品牌也纷纷进军儿童奶片市场。
随着各大零食品牌的进入,儿童奶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产品逐渐增多,如棒棒糖式奶片、口味多元化、营养趋势、减糖趋势、牛奶固含量增加、儿童奶片正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
棒棒糖式奶片
继山楂棒棒糖取得成功后,良品小食鲜也带领其牛初乳高钙棒在竞争中突围而出。该产品将棒棒糖与奶片结合在一起,并搭配更安全、更环保的纸棒。每支都是独立密封小包装,食用更方便、卫生。
良品铺子表示,要让儿童零食的配方变得“干净”,必须在研发、原材料、辅料、技术、包装材料等全产业链上进行调整。据良品铺子介绍,在寻找牛初乳高钙棒生产厂家时,大多数工厂都不愿意接订单。给出的理由是,整个奶片市场正在下滑,没有人看好这种看起来像奶片的棒棒糖。
因为小牛造型需要新的模具,引进新设备的成本很高,而且我对这个产品不是很看好,权衡利弊之后自然不会选择接受订单。随着儿童奶片市场逐渐增大,各大工厂在奶片的造型上也不吝啬,不断创新。
除了良品小食仙的棒棒糖和奶片组合外,bezero、丽城宝贝、盼盼、我小鸭等也推出了此类产品。此外,由于儿童奶片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也有不少规模较小的品牌也参与其中。
儿童奶片外观方面,多猫猫推出猫形奶片,秋田漫漫推出奶瓶形奶片,小鹿蓝奶片印有自己的卡通人物。越来越多童趣的造型出现在儿童奶片市场上。想要在视觉上抓住儿童消费群体的注意力。
多种口味
由于新一代父母以本科及高中以下学历为主,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优生优育、科学喂养已成为养育孩子的主要理念,儿童零食市场得以发展。
而且,这一代的父母也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根据鼎芒研究院2021年6月消费者如何购买儿童零食专项在线调查数据显示,0~3岁儿童零食购买决策比例由家长决定。从2019年的85.8%增长到92.1%;同时,6至14岁儿童自行决定购买零食的比例从2019年的89.75%下降至83.35%,儿童消费者拥有主要决策权。
孩子对口味的喜好逐渐形成。德国预防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所研究员兰法表示:“对味觉的偏好受到文化的影响。不过,孩子对味觉产生兴趣的过程对于所有国家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
因此,儿童零食的口味创新也很重要。除了原味之外,现在儿童奶片的口味越来越多,比如橙子桃子、草莓、黑巧克力、芒果等,也有冻干成分的产品。果肉,如绿色和白色的乳酸菌奶片。口味的多样化可以满足更多儿童消费者的需求,而且由于口味的变化,儿童奶片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可以刺激儿童消费者的实验心态。
营养趋势:DHA、益生元、益生菌等
鼎芒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选择同类零食时,更愿意选择功能性、有益成分的产品。这些营养素中,家长最关心的是“微量元素”,占70%;是否“含有膳食纤维”,占56%;以及添加“益生菌、益生元”是否可以调节宝宝的胃肠道。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占46%。
营养化是整个婴幼儿辅食和儿童零食市场较为明显的趋势之一。随着公众健康营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营养摄入。儿童零食已逐渐从垃圾食品转变为目前除正餐外的营养摄入品类。这种形象的改变主要依赖于整个儿童零食市场向更营养、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儿童奶片既是儿童零食,又是乳制品,因此其形象定位早已是“营养”。不过,这期间也存在一定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儿童奶片的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市场上鱼龙混杂,不少产品含有不健康成分,甚至有消息称儿童奶片不含“ “牛奶”引发了人们对儿童奶片营养的一定质疑。
不过,相比很多儿童零食,真正的儿童奶片还是“营养”的,因为奶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奶粉和纯牛奶。奶粉可以是婴儿奶粉或全脂奶粉。
因此,儿童奶片具有一定的营养特性,可以在不添加其他添加剂和其他成分的情况下制作。在真正的儿童奶片提供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很多产品还在进行“添加”,开始添加DHA、益生元等营养成分。
例如,beazero推出了益生元奶片,君乐宝小鲁班奶片添加了DHA和乳铁蛋白,来伊份推出了益生菌奶片,秋满满推出了高钙益生元奶壳。除了主打“高钙”外,儿童奶片市场的营养卖点也逐渐多元化。
高糖含量饱受诟病,“减糖”更加紧迫。
奶片的含糖量一直被诟病,这个痛点市场上确实存在。但随着消费者“减糖”意识不断强化,儿童奶片也呈现出减糖、使用代糖的趋势。
1、对糖的“恐惧”
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暑期学生健康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营养专家赵文华提到,超重和肥胖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接近20%。我国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超重和肥胖率
孩子吃糖过多不仅容易蛀牙,还可能变得超重。随着新一代父母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出现了闻糖变色的现象。据《儿童零食市场研究白皮书》显示,目前市场上青少年购买的零食存在三大痛点:重糖、高油高盐、套路。
2.“减糖”标准
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规定,应少添加糖、盐、油,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左右以下。然而,儿童添加糖的摄入量尚未确定。提供清晰的参考编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消费趋势
Innova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发布的带有“低糖”、“无糖”或“无添加糖”标签的新食品和饮料产品数量较2015年几乎翻倍,37%的全球消费者表示, 2021 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减少了糖的摄入量。
《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00后父母购买儿童零食时,天然/健康/无添加剂是妈妈们购买零食时最关注的因素。
《儿童零食市场研究白皮书》
4、儿童奶片的“减法”
在儿童零食减糖趋势的推动下,儿童奶片市场也加入了“减法”的行列。例如,丽城宝宝的高钙奶棒声称“不添加蔗糖”,而用木糖醇代替;君乐宝小鲁班奶片声称“不添加蔗糖”,但该产品含有聚葡萄糖和赤藓糖醇。糖醇、木糖醇等
据了解,全脂奶粉和奶粉都含有一定量的糖。随着消费者减糖意识不断增强,未来儿童奶片市场将进一步大幅减糖,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打造差异化、更健康的卖点。
增加乳固体含量
在儿童奶片市场,产品执行标准相对复杂,不少产品执行固体饮料标准。 2019年发布修订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奶片》对奶片的原料、工艺、感官等方面都有相关规定,并对乳固体含量进行了界定和规范,要求不少于60%。营养强化剂没有添加要求。
儿童奶片开始有更严格的规定,添加乳固体也成为竞争趋势。例如,beazero益生菌奶片声称添加80%全脂奶粉,丽城宝宝高钙奶棒声称添加95%新西兰全脂奶粉,蒙甜甜小宝宝奶粉则声称添加80%进口牛奶。新西兰。粉色的。
众所周知,除了儿童奶片添加的额外营养成分外,儿童奶片的营养主要来源是生奶粉和奶粉。市场上大部分以高钙为主的儿童奶片,奶粉含量较高,因此在奶粉含量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中,营养化趋势也在加剧。
《中国食品消费与创新趋势白皮书(婴幼儿)》显示,90.4%的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辅食时更加注重营养,86.3%的消费群体更加注重营养。到产品。儿童奶片的营养化趋势强化是大势所趋,也更符合儿童奶片的定位和设定。
认知点评:随着儿童零食市场的增长,儿童奶片因其营养价值而脱颖而出。随着市场营养化趋势的加剧,儿童奶片不能仅仅依靠其营养价值来立足,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比如前面提到的产品形状、口味、减糖趋势等,多元化发展更有利于满足成熟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