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母婴市场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显示,90后年轻父母对辅食营养和功能需求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辅食逐渐充当了婴幼儿的保健补充站,他们对补充微量元素的需求特别高。突出显示,这一比例高达79%。近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对《7-24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以下简称《喂养指南》)进行了修订。 《喂养指南》提出,如果继续母乳喂养,必须从6个月龄开始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状食物开始。业内普遍认为,《喂养指南》将使含铁婴儿辅食产品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并开始快速发展。
7至24个月大的婴幼儿正处于千天机会窗口的第三阶段。适当的营养和喂养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以及长期的营养健康。为什么《喂养指南》推荐富含铁的食物,从肉泥和肝脏开始?宝宝的口粮不应该是米糊吗? 《喂养指南》编写组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王志旭表示,这是把补铁放在首位,家长需要突破固有思维而不要认为“辅食是米粉,米粉是辅食”。
补充铁是当务之急,因为婴幼儿缺铁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 《中国婴幼儿缺铁红皮书》指出,我国一半以上的婴幼儿存在贫血症状,其中80%是由缺铁引起的。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缺铁性贫血是目前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
为什么缺铁成为婴幼儿的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婴儿刚出生时,几乎不可能从食物中获取铁。 6个月前获取铁的唯一途径是母乳。然而,母乳中的铁含量很低。 100克母乳中铁的含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 46个月时,婴幼儿体内储存的铁已逐渐耗尽。如果不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很容易损害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发育和免疫功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DRI)》,6-12个月的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铁10毫克,13-24个月的婴幼儿每天需要摄入铁9毫克。天。根据《喂养指南》,6个月后婴幼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婴幼儿从辅食中吸收的铁高达99%。因此,婴幼儿的辅食应是富含铁的高能量食品。
目前,国内从事婴幼儿辅食生产经营的企业有上千家,其中不乏龙头企业,已经加入了补铁队伍。如“爷爷农场强化铁猪肝粉”、“秋满婴幼儿猪肝粉”、“益威全功能婴幼儿肝粉”等婴幼儿标签的洒添加产品、“益威铁+米粉”、“英氏维生素”富含铁的食物如强化C米粉、“梦甜甜核桃芝麻猪肝粉”、“健民思婴幼儿贫血螯合铁滴剂”、“莱斯纽卡婴幼儿补铁滴剂”等富含铁的营养补充。
业内人士表示,在科学喂养的健康理念驱动下,随着消费者培育的深入,婴儿辅食的市场拓展和增速也将不断加快。富铁辅食产品将成为未来婴幼儿的精细化市场。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