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2亿!今年的双11已经落下帷幕。基本上,每年的双11就像是品牌的一次期末考试,而双11的成绩也是品牌检验其营销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
众所周知,营销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通过组合拳进行精准营销,吸引不同受众群体,跨界突破圈层。然后,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利用直播卖货、卖短视频。通过视频等形式培育用户,然后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形成从营销到种植到成交的完整环节。
无论品牌处于什么品类、行业、定位,流量和声量是否足够抢眼,检验其营销成果的方式仍然是高度一致的。从语音量、流量到销售转化,或者后续的交易业绩排名,都是在检验其营销表现。成就标准。
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品牌如何抓住“营销变量”进行布局?或许我们可以从探索年轻一代用户购买什么开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品牌营销的规律。
年轻用户到底在买什么?
1. 文化认同
面对年轻受众,品牌不断改变营销方式。
腾讯《0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认为,00后文化自信更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更高。
随着国潮的兴起和发展,敦煌、故宫等文化IP开始流行。《哪吒·魔童降世》 《大圣归来》 《白蛇缘起》 再到今年的《姜子牙》,这些作品在大银幕上的热度无一不体现出国漫的发展和用户的喜好。
随着00后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花西子、日记、百雀羚、京润、太平鸟、李宁等国产品牌再次走红。他们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营销,重新定义国货潮流。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国潮到来和国货逆袭,48%的00后用户会优先选择国货,这也为国货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今年双11,成交额过亿的国产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席位。这些品牌通过广告投放、命名、广告创意等方式不断饱和屏幕,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自然也使其成为用户购买的首选。
2.IP与温度
营销有温度,更容易引起共鸣。打造有温度的超级IP,是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做的事情。
万达以《海底小纵队》为基础成功孵化了一批热门IP,比如巴克船长、皮博士等,这些IP萌萌哒。
为了让蒙牛的营销更加温馨迷人,蒙牛推出了品牌自有IP“怒萌萌”,而这个IP已经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和广告中。
品牌通过打造温暖IP打动受众,基于对年轻人情感需求的精准洞察,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内容创作,利用自有IP打造细腻的情感内容打动用户,通过持续输出,温暖和有质感的内容,以增强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联系。
品牌提供对用户有价值、有趣的内容,让内容情感赋予IP温暖,细腻的内容形成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拉近用户与品牌的距离,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温度和温度。诚意。
温暖的IP不仅是增加用户与品牌之间粘性的媒介,也是增加用户记忆点的一种方式。它还提高了品牌认知度。
3、外观经济
随着“颜值就是正义”的盛行,品牌越来越多地围绕“颜值”进行营销,由此催生了颜值经济的兴起和盛行。如果说文化认同和温情IP,这两种营销方式是品牌打的心理战,那么美妆经济就是通过感官刺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目标用户的注意力,刺激人们拍照分享,进而转移让更多的人关注产品本身,从而实现更大的销量。
毫无疑问,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随着人们对好看的迫切需求以及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催生了好看经济市场的繁荣,比如医美、化妆品、迎合用户喜好的二维包装等。设计等,让外观成为吸引用户消费的重要因素。
例如,星巴克将柔软可爱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杯子设计中,让看起来很治愈的猫爪杯成为抢手之物。
农夫山泉通过精准绘制和还原,将十二生肖与品牌特色融为一体,推出了高颜值、高标准的瓶身设计,巩固了品牌高端产品的地位,提升了整个产品的档次。产品。
品牌将年轻用户喜欢的元素融入到产品包装和营销中,通过融合民族文化、Q萌元素等赋予其品牌多种气质,同时刺激用户的视觉,极具个性化的设计、潮流的内容和炫酷的外观已成为年轻人的最爱和追求。
4、盲盒经济
与月姬经济和外表经济的治愈属性不同,盲盒经济是一种惊喜,因为盲盒上没有标注具体的东西,但需要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什么。促使用户购买的其实是生产盒子的IP。因为消费者喜欢这个IP,所以才会购买盲盒。基本上盲盒每次都能给用户带来新鲜感,这也是很多品牌营销想要达到的效果。
据阿里《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统计,每年有近20万名消费者花费2万元以上收集盲盒。
很多人说喜欢盲盒是因为想在平凡的生活中制造一些惊喜,而且沉迷于惊喜。喜欢手办的人,自然会买手办盲盒;喜欢玩游戏的人,自然会喜欢游戏中抽卡带来的未知。娃娃机之所以成为市场热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盲盒经济在资金安全的情况下给用户带来的未知惊喜。
如今,盲盒已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流。一些餐饮企业甚至推出盲盒午餐,以争取年轻消费者。他们不知道午餐吃什么,这让用户既惊讶又期待。随着中国盲盒市场的发展,不少免费IP开始进入市场。未来,充满惊喜感的盲盒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5、二次元市场
在二次元文化中,动画二次元角色受到各界粉丝的追捧,这些角色的形象和性格是粉丝们理想生活的体现。品牌利用自有虚拟形象或授权的2D IP进行营销,有助于品牌在细分用户的同时吸引更多的2D用户。
据《2020微博动漫白皮书》统计,截至2020年4月,微博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2.92亿,较去年同比增长11.4%。这也是泛二次元用户连续第四年增长。
微博《2020微博动漫白皮书》的动漫用户画像中,男女分布较为均衡,但90后、95后、00后用户年龄层次超过80%,可见二次元用户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更年轻。
随着二次元内容越来越受用户欢迎,越来越多的品牌主、动漫博主、艺人团队等在动漫领域不断进行营销尝试。此外,动漫粉丝的破圈性越来越明显,动漫内容可以进行多方联动,更具可扩展性。
不久前,天猫推出了“芊苗”和“易烊千玺”双重代言;
天猫与肯德基合作开设的理想生活维度店,形象可爱,主题有趣,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麦当劳联手腾讯视频、阅文集团改编动画《斗破苍穹》 IP,并开展二次元营销合作等。
将二维语言系统、人物等融入创作中,打造年轻用户喜欢的场景,利用视觉冲击力和亲和力打造用户“理想”的二维世界,从而吸引年轻用户群体。随着年轻用户和品牌的普及,二维营销越来越系统化、常态化,也为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
6.朋克养生/佛教养生
其实朋克养生和佛教养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群人。他们注重健康,但生活方式不利于健康。
朋克养生是指年轻人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用不合理的养生方法来安慰自己。据《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了解,“朋克养生”在90后中流行,而“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用词汇。如今,朋克意味着年轻人的青春放荡,而“养生”则是在破坏健康与拯救健康的矛盾中一种极其尴尬的养生方式。
朋克养生的背后,是年轻一代用户对自身健康的焦虑。 “熬夜、敷太多面膜”是女性自身对衰老担忧的象征。品牌也清晰地看到了用户背后的焦虑,开始借用朋克养生的理念来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希望用这群人的焦虑来打动用户的心,与他们产生共鸣。
为了进一步与年轻用户沟通,同仁堂开设了养生咖啡店、王老吉推出了1828凉茶店等,不少品牌借用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理念开启了新风格的广告篇章,用全新的内容打破用户认知品牌的固有认知刷新了用户心中的存在感。
除了健康食品和饮料外,还有祛斑面膜、健康睡眠床上用品、抗菌防螨毛巾、洗面奶等,以及各种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营销和产品,都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从而达到返老还童的目的。
8、有归属感的体验
与温暖的IP相一致,有归属感的营销体验为用户创造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层次。比如,为了吸引追求个性独特的当代年轻人,哔哩哔哩推出了《后浪》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谬论”,与年轻人站在一起。
同时,整个内容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呈现,不仅让人感到亲切,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品牌归属感。这种更懂年轻人的内容,能够让用户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一种自豪感。最终,用户对广告内容的好感度潜移默化地转移给品牌,从而提升品牌自身的竞争力。
雷军在《参与感》一书中强调,想要与用户互动,必须遵循“简单、有利可图、有趣、真实”的原则。如果你想让用户参与你的营销,你需要创造用户关注的点。热点让用户持续参与话题讨论,这种参与感能够引发用户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移民#等话题能够火爆的原因。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
正如用户调侃“参加超千亿的双11大型购买”一样,这种全民狂欢吸引用户参与购买的原因之一就是品牌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仪式感。购物嘉年华。这个独特、有归属感的购物节,促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参与其中,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双11购物狂欢节。
写在之后
据波士顿知名咨询公司预测,今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可能达到6.5万亿美元,其中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消费占比超过50%。
目前,95后、00后正逐渐成为市场的消费者。面对这一波社会需求强烈、价值认同感强、独立意识更强的人群,他们更关注营销内容的趣味性、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品牌。所创造的归属感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兴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新的消费趋势也在催生,让孤独经济、二次元、IP、游戏、佛教养生等成为这群人的消费方向。帮助品牌实现营销突破,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