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奶粉行业的巨大波动,导致企业业绩和状况发生变化。在国产品牌崛起、外资品牌衰落的背景下,国内奶粉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今年一季度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的下降,进一步坚定了市场和消费群体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带动国产品牌逐渐占据奶粉市场的主要地位。
今年一季度进口奶粉量下降
当奶粉市场竞争加剧时,不仅影响国内市场转型,对进口奶粉也造成很大影响。
海关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3月,国内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6.1万吨,同比下降17.6%。
一季度,除进口量下降外,进口额10.06亿美元,同比下降8%,均价16505美元/吨,同比增长11.6%。同比来看,主要来自欧盟,占比66.7%,新西兰占比25.5%,澳大利亚占比2.6%。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下降对外资品牌影响明显。在近期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中,同期外资品牌的状态也不尽如人意。这一增减趋势的起伏与婴儿配方奶粉进口量的下降趋势不谋而合。
至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的下降,不仅影响了外资品牌的业绩,也影响了在国外设有工厂的国内企业的原装进口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国产品牌逐渐崛起,其产品、配方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性能和排名发生了明显变化。再加上渠道和营销的优势,市场和消费群体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持续提升。
奶粉外文标签下降,国内需求上升
此次婴儿配方奶粉进口量的下降无疑是近十年来最大的降幅。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可能是国外品牌带有中文标签的奶粉销量下降,以及在国外设有工厂的国内品牌原装进口产品销量下降。
一些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确实呈现下滑趋势。例如,达能一季度业绩下滑3.3%,其中婴儿出现两位数下滑,其中婴儿配方奶粉所在的早期生命和医疗用品销售额下滑7.7%。尽管雀巢有机增长7.7%,其中咖啡业务对增长贡献较大,乳制品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婴儿营养品业务出现下滑,中国市场的增长复苏被其他业务的销售额下滑所抵消。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婴儿配方粉进口量下降,但大包装奶粉和乳清粉仍保持显着增长势头。国内企业仍然严重依赖大包装粉和乳清来生产一些产品。证明市场对该公司这部分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以致于进口数量有所增加。对大包装粉、乳清有需求的企业不仅有国外品牌的国内工厂,也有国内品牌。一季度,大部分国产品牌保持了业绩增长势头。
不难看出,当前市场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越来越重视。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品牌,毕竟一些国外品牌的业绩也在增长。全球疫情蔓延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物流运输造成重大影响。消费者群体可能会考虑安全问题,放弃进口奶粉,转向国产奶粉。国产奶粉的品质和配方也能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
国产品牌崛起改变市场格局
在国内市场,并非所有外资品牌业绩都出现下滑,部分品牌还出现了增长。其中,雅培一季度增长35.34%,营养品业务同比增长6.9%。 Bubs品牌婴儿营养品占比62%,婴儿配方奶粉环比增长4%,中国区销量环比增长28%。
企业业绩先升后降的现象表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只能对企业产生部分影响。企业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从国外品牌加速本土化也可以看出。尤其是雀巢、达能等各大品牌已开始在中国建设工厂,并开始推出适合中国宝宝的本土化产品。
新生代对奶粉品质要求严苛
近年来,国产奶粉在市场上的上升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产品质量、科研建设、加工技术等方面的速度和成就令人瞩目,而且国家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婴幼儿配方奶粉管理法规和规章,对奶粉进行严格监管。奶粉质量的提高共同推动了国内市场环境的改善,奶粉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奶粉品质要求严格,对含有科研成果的产品接受度很高。国内企业夯实基本功,加强科研建设,使产品有了质的飞跃。在满足消费群体需求的同时,他们还有渠道在营销和营销上不断努力,业绩和地位自然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增强国产奶粉市场信心、营造良好的奶粉市场环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奶粉市场环境的改善,消费群体对进口奶粉的热情下降,更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市场上也掀起了一股国货热潮,带动了奶粉行业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上升。国产品牌在占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同时,也持续发力进攻一二线城市,改变着奶粉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