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有许多益生菌产品。这么多的益生菌产品该如何选择呢?
有些宝宝服用益生菌后可能会好转,而另一些宝宝可能没有效果。为什么是这样?
通常,每天至少需要10 亿菌落单位(CFU) 的活细菌才能在整个胃肠道发挥益生菌功能。但人们为了获得有益细菌而食用的酸奶或其他食物中的活细菌数量大多尚未被分类或验证。
因此,如果您依靠酸奶来补充体内的有益细菌,它肯定对您的健康无害,但实际上可能没有帮助。
我们知道,益生菌可以调节胃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它们对身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比如改善便秘、腹泻等;提高免疫力;预防肠道感染,抵抗身体炎症;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吸收等。益生菌的功效基本上来自于其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能力。由于益生菌种类繁多,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也多种多样。如何才能选择真正安全可靠的益生菌制剂呢?
只需三招,慧眼识“细菌”!
看应变
这一步是看质量。产品标签上必须注明菌株名称和编号,也就是说你购买的益生菌必须有名称,如:鼠李糖乳杆菌LGG、两歧双歧杆菌Bb-12等,芽孢杆菌是菌株名称,Bb-12是菌株的名称。只有菌株名称而没有菌株名称的不予考虑。因为要让这种菌株具有“保健功能”,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它确实耐酸碱,不会被胃酸和胆汁杀死,达到达到目的后具有改善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冒号。
如果没有标注菌株,很可能只是普通的乳酸菌,经过胃肠道后所剩无几。此外,国家卫计委明确要求添加的益生菌要精确到菌种而不是菌种。所以给宝宝购买益生菌时要小心。以下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看数量
这一步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够吃到足够的益生菌,以保证其功效。活的益生菌从嘴里吃进去,要经过唾液、胃酸、胆汁等各种艰辛,才能到达肠道。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明确规定: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活菌数量充足的产品,保证每天摄入10亿甚至数十亿活益生菌以上。
看剂型
干粉
食用方便,活菌数量比较稳定
咀嚼片、吞服胶囊
婴儿有窒息风险,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
液体益生菌滴剂
液体形式的益生菌更容易灭活,且活菌数量难以控制,因此不如干粉稳定。
益生菌有效吗?错误的方法
即使通过了合格益生菌制剂的筛选,也有家长表示,益生菌并没有那么神奇,宝宝吃了其实没什么用!妈妈们的选择有很多,选对了益生菌,但如果吃错了,一切都是白费!
边走边吃
益生菌是厌氧的。如果它们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杀死”。给儿童服用的益生菌需要活着到达肠道才能发挥作用。他们吃的不是“益生菌尸体”啊!
注意温度
冲水时水温不能超过40,否则益生菌会被烫死。益生菌作为活菌,在人体内生存,其生长温度与人体肠道正常温度相近,约为37C。另外,发烧时人体的体温一般为40。因此,冲刷益生菌制剂时,水温不宜超过40。
请勿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或个别微生物。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等,如果使用抗生素,益生菌的服用时间至少要间隔2小时,否则抗生素还没起到作用,就会把你杀死。这是因为抗生素不区分朋友和敌人。它们会杀死致病菌和益生菌。因此,孩子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要服用益生菌,以减少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饭后半小时服用
益生菌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由于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并发挥作用。食物进入胃中可以消耗大部分胃酸,更有利于让大部分益生菌活着进入小肠。否则,即使是选定的益生菌菌株,已经确定能到达小肠,也难免会遭受损失,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