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在中国等发达国家其发病率迅速上升。过敏性疾病被列为世界第六大常见疾病,全球20%的人口患有过敏症。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来说,过敏的发病率不容小觑,甚至已经成为青少年第三大常见疾病。 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在全国33个城市开展了《中国城市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次调查,共纳入调查对象约11950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24月龄儿童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为40.9%,而目前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12.3%;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幼儿(0-2岁)哮喘患病率从2000年的1.11%上升到2010年的1.77%;重庆市0-24月龄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9年的7.7%。
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妊娠因素(如孕期心理压力、接触烟雾、消毒剂、驱蚊剂等,孕期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保胎药等)、使用方式分娩(如剖腹产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定植缓慢,180天后才接近自然出生婴儿的水平,导致肠道屏障功能较弱)、喂养方式(如过早喂养)普通蛋白配方奶粉的过敏风险(普通蛋白配方奶粉过敏的风险是母乳喂养的婴儿的4倍)、婴儿期的环境(如接触毛绒玩具、农药、使用抗生素)等。有七个因素会增加幼儿、儿童和青少年过敏的风险。疾病风险。
现代医学认为,当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对空气、水、接触或食物中的某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时,就可以考虑过敏。轻度过敏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当过敏进一步影响呼吸道和消化道时,常表现为鼻炎、咳嗽、哮喘,或腹痛、腹泻、呕吐、血便。大便、便秘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过敏性疾病的表现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各个系统会不断出现不同的过敏症状。一般来说,食物过敏是婴儿过敏过程的第一步,而牛奶蛋白则是生命早期的常见症状。接触过敏原。一旦过敏过程开始,将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过敏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过敏组织一致认为,预防过敏的窗口期是妊娠期和婴儿期。这是因为妊娠期是新生儿肠道屏障发育和免疫系统成熟的关键时期。营养干预被认为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基础,其措施包括对妊娠期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和饮食干预,以及幼儿时期的营养和饮食干预。
首先,国际过敏组织(WAO)权威建议,孕期补充益生菌有助于降低婴儿过敏风险。这是因为细菌定植可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预防过敏。因此,当胎儿出生后过敏风险较高时,孕妇应补充益生菌9个月。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过敏风险较高,妈妈还应该在母乳喂养期间补充益生菌。在世界过敏组织(WAO)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湿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母亲在孕晚期食用益生菌,婴儿患湿疹的风险可降低29%。如果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食用益生菌,婴儿患湿疹的风险可降低29%。患湿疹的风险降低43%,服用益生菌的婴儿患湿疹的风险降低20%。上述实验充分说明了益生菌对于改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作用。
其次,研究发现,我们的肠道有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提高肠道免疫力,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是预防过敏的有效方法。新生婴儿的肠道尚未成熟,肠壁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如果没有形成覆盖这些缝隙的益生菌“保护膜”,食物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那么食物中的过敏原就会通过这些缝隙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孕期和哺乳期,给妈妈和幼儿补充益生菌,可以在肠道内形成益生菌的“保护膜”,促进体内特异性抗原免疫反应(特别是IgA的产生),从而阻止过敏原进入宝宝体内。在体内,还可以减少IgE的产生量,缓解过敏反应。益生菌还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活性过低或过高的正常状态。益生菌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和抑制过敏性疾病。此外,益生菌可定植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形成生物保护膜,防止细菌入侵,刺激吞噬细胞活性,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能力。一般服用益生菌2个月后,孩子发现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次数明显减少。
此外,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也是导致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因素之一:通常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破坏了体内的益生菌。因此,近二十年来我国抗生素的普遍滥用,影响了国人的体质,尤其是幼儿、儿童的免疫力。研究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建议每次服用抗生素后7-14天补充益生菌,剂量加倍,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对于因滥用药物而免疫力受到影响的儿童,应更加重视益生菌的补充。
最后,研究还发现,益生菌代谢产生的酸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钙和铁离子的吸收:众所周知,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幼儿和儿童的营养缺乏,包括免疫。下降,并出现反复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因此,对于一些早产儿、低体重儿、剖腹产儿、人工喂养的宝宝以及消化吸收不好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够补充益生菌,将会大大减少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改善宝宝的健康。宝宝。免疫。另外,有科学家发现,补充益生菌还可以对乳糖的分解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消化吸收牛奶或奶粉。而有益菌可以促进奶粉、牛奶中所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益生菌在必需营养素的代谢过程中还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K,可以帮助儿童良好地生长发育。它还可以降低儿童对外来蛋白质过敏的风险,并减少湿疹和腹泻。等过敏现象。
最后总结如下: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和生殖系统并能产生精确健康,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并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
——200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益生菌定义为:在适量摄入时,能够对消费者的健康发挥有效作用的活细菌。 “益生菌作为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有力工具,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容及来源:
雅力特国际贸易(威海)有限公司主办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