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困难
尽管目前奶酪市场规模较小,但瞄准目标只是时间问题。正如20年前牛奶进入市场一样,当时的人均消费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如今,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
2018年,伊利成立奶酪事业部。 2019年3月,伊利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制品公司,补充羊奶和奶酪资源。目前,伊利的奶酪产品线规模较小,其核心布局集中在儿童和成人的高品质天然奶酪产品上。
2018年,蒙牛还成立了事业部。除了指派一名将军担任奶酪事业部总经理外,目前整体奶酪业务布局仅限于儿童产品,并在天猫设有专门的奶酪旗舰店。
大boss不见了。如果爆发血腥的价格战,利润微薄的米奥克兰多肯定招架不住。温和的结果是消费者将多一种选择。
然而,各种孩子们喜爱的水果口味是可以模仿的,联合IP的营销方式甚至可以模仿。米奥兰多前期建立的优势在选拔过程中不会那么明显。尤其是当伊力蒙牛这样的大品牌专注于奶酪业务时,消费者自然可能比Miolando品牌更信任他们。忠诚。
此外,伊利和蒙牛拥有极其强大的渠道。即使他们的产品占据领先地位,这种优势还能消耗多久?
光明推出的明星单品Moslian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随后,两大品牌瞄准了这一市场,推出了纯真、安慕诗等类似竞品,并凭借自身品牌和渠道的力量,将莫斯丽颜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Mioclando还可以开发多种奶酪品种来开发不同人群的需求,但Mioclando在研发上的投入远不如营销上的投入。
2016年至2018年三年研发投入总计3122.4万元,不到今年第三季度营销支出的一半。
R&D投入数量在增加,但占比在下降。
根据此前费用处理测算,2019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0.8%。
不仅研发人员比例下降,人数也减少了。 2016年底有46人,2018年底只有39人。2019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资从295.3万元下降到214.6万元,降幅超过四分之一。要么研发人员少了,要么待遇变差了。
这与该公司在公告中经常提及的加大研发力度严重不符。
过去的教训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在强者纷纷加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苗克兰朵的日子或许并不好过。
此外,管理层对市值管理的痴迷也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负面因素。
妙可兰多实际控制人柴修在控制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先接管控制权,后投资资产。他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开了当时的后门规定。在后来修订的规定中,这种操作被认为是借壳上市。
收购Magic Lando并进军奶酪业务后,实控人也不断做出奇怪的动作。 2018年7月,柴修表示,未来6个月内将增持公司不少于410万股。 9月,公司宣布收购并运营长春联鑫,以控制原材料成本。长春联新的实际经营主体是澳大利亚乳制品公司Brownes Foods Operations Pty Limited。其主营业务为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由于增持、积极重组、奶酪业务改善等积极成果,Miolando股价持续上涨。尤其是2019年,股价成功翻倍。不过,增持行动却被推迟了。增持金额低于承诺下限的70%,并两次延长期限。
事实上,实际控制人柴修未必有能力增持。 2018年底,柴秀的股权质押率高达96.4%,这一比例与今年9月底持平。
交易所还直接询问公司是否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披露增持计划等方式进行不当市值管理,以降低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