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放学时,成群结队的人购买卫龙辣条、旺旺碎冰、娃哈哈等零食。这似乎是无数80后、90后共同的童年记忆。如今,当这些孩子突然成为父母后,他们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吃这些所谓的“垃圾食品”了。毕竟“老鼠肉做的辣条”“沟里炸薯片”等传闻层出不穷。虽然真假难辨,但这些年轻的父母仍然心有余悸,对孩子的饮食持谨慎态度。当心。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食品主要分为儿童主食、辅食、生鲜食品和零食等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儿童零食”这个品类。
随着健康潮流蔓延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零食现已成为食品行业的一个小众市场,这也为儿童零食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增长路径。
2020年,我国《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发布。两年后的2022年5月17日,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国内儿童零食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再次修订发布。儿童零食品类标准进一步细分,儿童糖果、巧克力等零食增加新门槛。同时,儿童食品同组批准的《食品教育+》认证通则和《儿童糖果巧克力通用要求》也同时发布。
这一系列新标准的发布,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儿童。政府针对更高的安全要求、营养要求、情感要求制定了指导意见和建议。同时,新标准还透露,儿童零食将重点关注“营养”和“安全”两个关键词。其针对糖果、巧克力这一热门品类的发布标准,表明竞争已进入细分领域,未来行业将进一步被淘汰。卡片。
所以,当儿童零食筑起围墙时,“小投资者之战”也随之燃起。那么,企业未来如何抢占战略制高点?
资本来了,儿童零食的商业潜力有多大?
从全球市场来看,根据Zion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2020年全球儿童零食行业总收入约为575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该市场将达到1102亿美元。全球儿童零食市场预计在此期间增长了6.1%。
在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0至14岁人口超过2.5亿,占全国人口的17.95%,比上次上升1.35个百分点。同时,加上二孩、三孩政策的刺激作用,儿童食品作为儿童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儿童零食也正在收获政策红利。商业机会。
近年来,儿童零食市场不仅消费量、消费者数量、品牌数量持续上升,实现了消费端和供给端的双向增长。而且,与整体零食市场相比,儿童零食在消费者数量和消费量上的占比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其未来的增长前景非常可观。
图片来源:CBNData
事实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儿童零食”的概念是2020年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了儿童零食的营养和健康。
但事实上,儿童零食在市场上早已存在。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伴随80、90后成长的原创零食品牌呢?
3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诞生了喜之郎、达利、旺旺等儿童零食行业的元老,他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童零食近年来似乎老化了,一度陷入“中年危机”。这使得我国儿童零食行业遭遇了长期的空窗期。两年前《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正式实施后,儿童零食市场涌现出更多创新品牌,我国儿童零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资本也纷至沓来。
2016年,创立婴幼儿食品品牌“宝宝蟾”; 2019年,儿童奶酪品牌“妙飞”成立; 2020年,创立婴幼儿辅食品牌“我小芽”;同年,凉平铺子、百草味、松鼠等三芝零食巨头也成立了相关儿童零食子品牌; 2021年与儿童零食相关的融资已有十余轮,甚至有“朵朵猫”等新锐品牌在一年内获得多轮融资。 ……
儿童零食成为资本眼中的“炙手可热的糕点”。
图片来源:CBNData
虽然儿童零食是一片蓝海,但由于儿童零食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不规范、品牌信任度低,投诉平台上时不时出现“商家虚假宣传成分”、“产品质量错误”等问题。
发生这一切,父母真的有信心支付账单吗?
“金融小达人”背后的人
从商业角度来看,现在真正有权利购买儿童零食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相比之下,80、90后的人在童年时期选择零食的自主权明显更大。由于当时物质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儿童零食大多价格便宜、体积较大,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成瘾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多种零食进入中国市场,从燕麦片到酸奶,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零食选择。儿童零食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家长比孩子有更强的购买力,进而促进儿童零食市场的增长。
在目前的情况下,品牌只关注儿童而忽视拥有更大发言权的家长,显然是一种不明智的策略。
市场研究公司Packaged Facts 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对食品和饮料品类的影响无处不在。在购买食物方面,父母很乐意为孩子“花钱”,大约43%的有孩子的家庭每周在相关杂货上花费150美元。在国内市场,据CBNData相关报道,女性和已婚育有孩子的人群是儿童零食的消费主力军。 2021年,女性客户客单价高于上年,已婚带孩子客单价继续领先其他消费者。舞台人群。
图片来源:CBNData
千禧一代的父母预计将代表更多的父母群体,他们将在未来几年塑造下一代的零食期望和习惯。由于父母的影响,下一代的饮食习惯和品牌忠诚度往往会在孩童时期就建立起来,而成年后,他们会在孩子做出选择之前继续选择他们信任的产品。把握代际效应,培育一代代消费者,是品牌长久生存的不变法则。
作为一个入门品牌,未来应该如何打造一款家长认可、孩子喜爱的零食?
儿童零食将走向何方?
目前,我国儿童零食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显然,一旦出现热门产品,就会出现一堆“副本”。这也暴露出行业研发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由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不同,对儿童零食的需求也不同,这就需要行业向细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未来,实现产品细分和差异化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以下是舒食倡导的几个儿童零食创新方向,解读国内新政策,总结国外热点趋势。
1、别做“小胖子”
刚刚过去的520学生营养日,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让出席2022食教中国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们忧心忡忡。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这意味着约五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体重超标。和肥胖。我国青少年正承受着“难以承受的‘沉重’”。
表面上看是营养过剩,实际上是营养不良。专家解释,体内脂肪过多会使孩子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甚至引发骨质疏松等问题。
其他研究表明,肥胖是儿童变成“糖宝宝”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健康研究所所长马军表示:“肥胖是成年期高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更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童年时期肥胖的人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约24倍。
因此,保持儿童健康的体重势在必行。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儿童科学减肥开“药方”,从调整饮食结构入手,“多喝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学会选择食物、合理搭配食物” “ 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避免摄入高糖、高盐、高油食物”。
例子:
以儿童零食闻名的The Collective推出了无糖儿童酸奶系列“suckies”。
据该公司介绍,新产品采用全天然成分制成,包括英国全脂牛奶和新鲜水果,不添加糖,甜味源自原始牛奶和水果成分。酸奶还添加了维生素、蛋白质和活菌,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有利于儿童牙齿和骨骼的发育。它不含麸质,可以满足儿童日常均衡饮食需求。秉承不加糖、不影响口感的主张,新款无糖“吸奶器”共有草莓香蕉、香蕉可可、芒果桃子三种口味,均符合国际HFSS标准。
儿童系列的推出得到了全国媒体宣传活动的支持,也是The Collective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营销活动之一。为了配合营销,公司重新设计了“suckies”的外包装,不仅增强了其多彩的风格,还在包装袋上印制了儿童系列吉祥物“阿尔菲狗”,使该产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货架。使其更加突出,对孩子更有吸引力。包装袋背面还印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笑话、绕口令和谜语。
The Collective UK 营销总监Tor Hunt-Taylor 评论道:“我们很自豪The Collective 是创新产品成分和包装形式的市场领导者,并致力于不断发展以满足新兴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美味的食物永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确保消费者在享受美味食物的同时变得更健康,特别是为儿童设计的产品。”
2、不适合“小眼镜”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呈现年轻化、增高的趋势。 “小眼镜”的案例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近视已成为我国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同仁医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3.6%。今年全国两会上,“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儿童青少年近视”也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所以,除了限制使用电子产品、增加课外活动等护眼做法外,孩子的日常饮食也可以予以补充。
例子:
德国儿童健康品牌Inne推出了护眼维生素软糖。
该产品采用从万寿菊中天然提取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两种成分,并按照5:1的专利配方比例添加。研究表明,儿童近视与RPE(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密度下降有关。适当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于防止眼轴拉长,控制近视的发展。同时软糖中添加了独特成分内消旋玉米黄质,可以保护眼睛免受蓝光侵害,保护黄斑中心;还添加天然蓝莓汁作调味,可加速眼球血液循环,使软糖充满香味,更受儿童喜爱。该产品已获得美国药典、NSF(制造标准)和非转基因安全认证。
3.吃得好,味道好
在amplifysnackbrands 的一项研究中,千禧一代妈妈每月为孩子购买的健康零食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父母都多,其中21% 的妈妈在一个月内尝试三种健康零食。千禧一代正在为他们的孩子养成以健康为导向的饮食习惯。在这项研究中,69%的千禧一代母亲声称她们的孩子可以辨别零食是否健康,55%的人表示她们的孩子依赖父母的选择。
泰特美术馆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家长会选择经过认证的食品。因此,对于家长来说,“清洁”、“健康”的标签更有吸引力。父母虽然偏爱健康食品,但也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零食的权利。他们不太可能购买健康但孩子不喜欢吃的零食。
品牌在创新儿童产品时,要兼顾健康、营养、美味。
例子:
零食公司Eat the Change 推出了Cosmic Carrot Chews,这是一款针对儿童的蔬菜零食。
据悉,该新品系列由四种蔬菜成分制成,以胡萝卜和水果的结合为产品的主要特色。它包括酸樱桃浆果、橙子芒果和苹果肉桂三种口味可供选择。每小袋产品含有60 卡路里和一份脱水胡萝卜。
Eat the Change 联合创始人Spike Mendelsohn 表示,该产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对食物浪费的思考,既环保又是“水果零食”口味的更健康替代品。 “我当时正在研究胡萝卜片产品,但我收到了不同品种的胡萝卜,不能浪费食物,所以我对它们进行腌制和脱水,这使得它们比薯片更有嚼劲、更脆。最后,当我把脱水胡萝卜带回家给儿子品尝时,他很喜欢。那时,我知道我们正在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该产品比“水果零食”既环保又健康。备择方案.”
目前,消费者可以在Whole Foods Market Mid-Atlantic、MOM's Organic Market、Erewhon和Hy-Vee等商店购买新品,也可以通过eatthechange官网在线下单。建议零售价为每包4.49 美元。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订购。根据孩子营养状况选择,可与午餐一起食用。
4、“食”与乐结合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饮食技能和教育,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如何生产、什么是均衡饮食,无法选择和准备健康食品。英国心脏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发现,37%的8-14岁儿童不知道奶酪是用牛奶制成的,36%的人不知道薯片的成分是什么。
Kantar 的一项研究表明,35% 的父母经常购买让孩子开心的食物。他们更喜欢将口味、玩乐体验和包装设计完美结合的零食产品。此类产品不仅能够对幼儿更具吸引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能力。在将“吃”融入乐趣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释放天性,增加亲子互动。时光的喜悦。
短期内,孩子接受适当的饮食教育后,可以为自己选择和准备健康的膳食;从长远来看,食教可以全面提高国家的“食智商”。
例子:
顾名思义,Chiyukagashi是一种原产于日本的糖果,对儿童具有教育作用,旨在培养儿童丰富的创造力。
知鱼果子是孩子们自己把粉和水混合,然后揉捏、捏、挤、造型等制作出来的糖果。据说,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口渴。获取知识,在玩耍中成长,自然获得丰富的创造力。
kracie 的这款Pop Pinkin Fun Sushiya-san 是一款手工制作的甜点,孩子们用粉末和水制作寿司糖果,看起来就像真正的寿司一样。一盒产品包括苏打味寿司饭、葡萄味金枪鱼、苹果味鸡蛋、橙味鲑鱼子(孩子们还可以使用滴管等工具制作逼真的鲑鱼子)。通过这些不同形状的食材,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寿司。同时,该产品还与酱油(苏打味)相结合,使得整体还原度更高。此外,作为儿童零食,该产品含有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的钙,且不使用人工色素或防腐剂。
计算食物创意
随着“精细化育儿”逐渐渗透到新一代父母的理念中,他们对儿童零食在营养、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考核将变得更加严格。消费者的需求将推动行业走向多元化、健康化和透明化。发展方向。集团标签的推出只是儿童零食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事后监管仍需,监管有待加强。
在此标准下,先进入市场的企业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为后来者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进行食品追溯,从而减少甚至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同时,突破内卷化、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唯一途径是实现品牌自身的创新和研发,注重营销和研发,根据用户需求和消费心理开发产品。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品牌基调,留住客户。粘性,建立新的品牌壁垒,甚至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毕竟,只有站在用户角度的品牌,才是真正需要的品牌。
参考:
1.中国儿童零食下一步的增长趋势是什么?
2、儿童零食风潮要来了吗?父母不是那么容易说话的。
3、儿童零食标准有细分“门槛”,良品铺子持续推进儿童食教。
4、近20%超重肥胖!青少年无法承受的“重担”
5、儿童零食边沉边升
6、2.5亿儿童主导的细分赛道?健康食品就是针对这一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