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治有母婴护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治有母婴护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黄疸需要注意些什么?
谢谢邀请!婴儿出生后应注意观察,如发现黄疸尽早告诉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喂养,合理的护理,注意保护新生儿皮肤,注意新生儿的肚脐和臀部清洁,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其实大多数新生儿都可以平稳渡过黄疸期的。
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一般出现在婴儿出生3-4天后,一两周基本上就能消除。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持续时间更长。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
研究表明,母乳比水和配方奶更能帮助婴儿排出多余的胆红素。要注意正确哺乳方式,多哺乳,让孩子多吮吸;和医生确认宝宝黄疸的种类,如果属于生理性黄疸,宝宝身体健康,多母乳喂养就好;如果黄疸严重,应当根据医生诊疗情况,进行蓝光治疗或者静脉注射;除非是母乳性黄疸,不允许继续哺乳,否则应当坚持母乳喂养。
我儿子刚出生也是新生儿黄疸,我来说一下如何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没有问题,很常见,自己会好。病理性黄疸需要治疗
医疗指南早就不推荐晒太阳退黄疸了!
很多人会说多晒太阳。告诉你没有用!为什么?隔着玻璃、穿衣服晒太阳,紫外线是完全无法起到作用的。所以必须开窗,比如脱了衣服,而且要长时间照射。首先不说脱衣服、冬天暴露在室外晒太阳是否可行,单单长时间晒太阳不做任何防护,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别信晒太阳退黄疸了, 我又想骂那些网上不负责任的文章了。
有人说晒太阳黄疸退了啊。其实根本不是太阳起了作用,而是时间到了。黄疸本来就会自愈,所以是时间到了,黄疸自然退了,和晒太阳压根没关系。你去晒月亮,时间到了黄疸也会退!
网上乱七八糟的偏方治疗黄疸什么的,千万别看,都是瞎说!没有任何科学医院。全球所有权威机构只推荐一种治疗黄疸的有效办法,就是照蓝光。
如果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7,总胆红素超过280,就应该蓝光治疗。
但网上说的那些什么蓝光会让孩子脑子坏,眼睛坏,纯属瞎编!不要相信!(网上现在博眼球的内容太多,严重误导
多喂奶、多喂奶、多喂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喝奶,多排泄。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而肝功能发育不完善,功能低下,肝脏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黄疸是由胆红素积聚体内和其它组织染成黄色的现象。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足月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后消退;早产儿宝宝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1~~4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足月儿宝宝黄疸持续时间大于2周,早产儿宝宝大于4周,有的黄疸会退而复现。
为了防止胆红素脑病和酸中毒的发生,应用蓝光治疗,适度注入血浆和白蛋白,。密切关注皮肤染黄的部位、范围和深度,时刻了解黄疸的发展情况。注意宝宝的体温、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他们哭声、肌张力等的变化来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该给予及时灌肠。尽早开始喂养,保证患儿营养、热量摄入的需要和促进胎粪的排出。
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等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红细胞缺陷者忌食蚕豆制品。患儿宝宝的衣物忌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1、有黄疸的新生儿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必须是室外,裸漏一部分皮肤。在喂养上要注意早喂奶、多饮水、早排便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为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喂养3~5天,黄疸明显消退即可诊断;继续喂母乳便没有问题。密切观察宝宝的肤色变化,黄疸都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2、新生儿黄疸的家长要留心宝宝是否出现灰白色大便,一旦发现大便发白或颜色越来越淡,同时皮肤又突然黄起来,必须立即去医院。3、注意观察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4、乳母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辣食物,不可进食过多的滋补食物。5、要注意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7、注意新生儿黄疸的预防:①妇女如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②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③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④新生儿注意保暖,早开奶、早排便。
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出现发烧,抽搐,嗜睡,拒食,或者吸奶无力,就及时送医院。如果宝宝没有以上症状,多喝水,多吃母乳,加速宝宝排泄。多晒太阳,我的文章里写的很详细,我家宝宝50天退黄,另外注意宝宝大便颜色,希望可以帮到你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谢谢小秘书邀请我回答,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三种。
第一种,生理性黄疸
足月新生儿有50%的概率,早产儿80%的概率会有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症状就是,面黄,躯干和眼白发黄。出生后3--4天开始出现,10天左右能够退完。生理性黄疸多吃多拉,抱孩子多晒太阳,少量多次喝葡萄糖水,可自行消退。
第二种,病理性黄疸
一般出生24小时就会出现,除了面部,躯干和眼白以外,四肢,手心和脚心都会泛黄,起病急,发展快。足月儿两周不消退,早产儿三周不消退。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畸形,新生儿感染均会引起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有,小孩嗜睡,吃奶困难,精神萎靡,四肢僵硬或者抽搐等。病理性黄疸需要入院进行治疗,家长要注意观察,不要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三种,母乳性黄疸
一般新生儿4---7天开始出现,持续时间长,容易反复,眼黄,面部黄和躯干黄,无其他临床症状,吃奶,睡觉,增重一切都正常。母乳性黄疸有时候黄疸值会特别高,家长比较担心分辨不清楚怕是病理性黄疸耽误治疗的时候,可停喂母乳三天,黄疸会明显下降,之后正常喂奶就行。
大多数新生儿都是生理性黄疸,我家老大也是的,黄疸值最高的时候14.8,吃的茵栀黄,没有照蓝光,10天左右就退了。老二是母乳性黄疸,黄疸最高值有17.5,也没有照蓝光,一个月的时候黄得都不能打疫苗,吃的茵栀黄退了,退了以后没几天又反复了,后来停喂母乳三天就完全退完了,再也没有反复了。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皮肤、眼球黄,4~6天达高峰,足月宝宝可以在15天内消退,早产宝宝得一个多月消退。黄疸较轻的宝宝可局限在面部、颈部和躯干,颜色黄色。重的话,全身都是黄色,可以给宝宝多喝水,多晒太阳
新生儿黄疸,即是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新生儿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甚至全身都泛黄,通常2-3日后慢慢消退。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种黄疸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5、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新生儿黄疸是小孩在出生后,因为胆红素代谢紊乱,引起分泌过多,皮肤黄染的特征,新生儿黄疸是很常见的新生儿临床问题。
它可分为生理性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小孩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出现,第七天到第十天就会消失,作用时间比较短。病理性黄疸是在出生后的一天内必须出现黄疸,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长。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黄疸会自己慢慢消退的。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可以用光照治疗法,把胆红素的分泌减少。出现黄疸的原因有很多。生理性黄疸与胆红素的分泌量有关,分泌了过量的胆红素,没有被摄取,相当于“供大于求”,小孩就会出现黄疸在出生后的几天里。
病理性黄疸是因为胆红素的生成太多,未能及时的与血清结合,胆红素水平就会升高;还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有关,能力低下,使得胆红素未能和血清结合。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是在出生后的第二第三天全是发黄,但是手心脚心不发黄,黄疸会出现10多天,小孩情况无其他的不适。生理性黄疸病情比较轻,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病理性黄疸的特征表现是小孩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病情比生理性黄疸严重,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如核黄疸,核黄疸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因为呼吸困难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指导专家:郭红枝,副主任医师,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检测,儿童脑瘫,运动、言语等发育迟缓的康复干预。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治有母婴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治有母婴护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