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众多国际乳业巨头总部的聚集地。尽管新一轮疫情给上海及国内部分市场的乳制品消费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但多家国际乳制品巨头今日向《财经》表示,他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01
恒天然将进一步加大投资
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翰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是恒天然非常重要的市场。恒天然三分之一的产品通过原材料、餐饮服务或消费品渠道在中国市场销售。上海也是其中国市场总部。地点。多年来,恒天然通过与当地客户在营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快速发展。
今年3月17日,恒天然公布了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约108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9%。中国市场继续发挥增长主力。实现收入34.5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在半年业绩会上,恒天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原材料、餐饮服务、消费品业务的投入。
在周德涵看来,尽管有COVID-19疫情,中国经济仍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营养,这也带动了市场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恒天然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在困难面前的强大韧性,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恒天然不断拓展在华业务的根本原因。
02
菲仕兰中国业务发展迅速
2008年扎根上海黄浦区的菲仕兰(以下简称“菲仕兰”)也是全球十大乳制品企业之一。菲仕兰对上海和黄浦区在疫情期间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区政府对菲仕兰的供应保障和业务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此次疫情初期,上海部分居民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库存紧张。多家奶粉企业向《财经》透露,当时运输能力不足是保障奶粉供应的一大难点。公司组织员工和第三方加班送货,要求送货人员每天加班。我只睡4-5个小时,但时效性还是很难保证。
据介绍,今年4月初,为了保证上海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供应,菲仕兰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当天就获得了两张通行证,可以将奶粉及时送到消费者社区。此外,菲仕兰还获得了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批准,获得了“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书”,并得到了市消保委的大力支持。发布社区团购信息,让消费者快速了解公司团购渠道,并通过公司400热线接单、协调解决消费者燃眉之急。
自2008年1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注册以来,菲仕兰中国市场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收入和纳税额增长了约20倍。近期发布的2021年财报还显示,菲仕兰中国全年净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境电商业务和新业务均增长20%以上,专业乳品业务增长30%以上。 2021年底,菲仕兰在上海投资建设全球创新体验中心,进一步探索乳制品零售线下数字化转型。
菲仕兰今天也回应称,上海抗疫胜利在望。相信本轮疫情过后,中国乳制品行业消费将持续蓬勃发展,未来公司将向中国市场引入更多全球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