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儿童食品赛道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体量吸引了众多新消费品牌加大投资,也引起了创投机构的高度关注。近日,专注于6个月至14岁人群的儿童食品品牌朵猫猫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此后,儿童食品赛道上不少于十个品牌获得了大额融资。看似繁荣的市场,实际上隐藏着诸多危机。
首先,多毛毛代表的是儿童食品赛道,这也是当前食品行业细分领域的热门板块。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多毛毛、秋满满、小鹿兰兰、我小丫等儿童零食新消费品牌仍然走的是“品牌购物”路线,而非新消费品牌路线。以多猫猫为例,其产品涵盖零食、主辅食品、调味品等多个品类。几乎每个类别都有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这些品牌沉迷于品类的过度延伸,从而稀释和侵蚀了原有的品牌资产,破坏了品牌在消费者中原有的定位,极大消耗了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好感度,无法体现出品牌的价值。品牌专业度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增长空间有限,遇到的瓶颈自然清晰可见。
其次,多毛毛等儿童零食新消费品牌普遍聚焦线上,注重捕捉流量,充分利用线上红利。不过,未来儿童零食赛道的主流销售贡献仍将来自线下。这也意味着,未来这些品牌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赛道上遭遇英伦、亨氏等一系列专业巨头品牌的竞争。这些线上儿童零食品牌基础薄弱。再加上品类过度延伸,他们的专业实力就更弱了,优劣势也很明显。自然无法与很多专业巨头品牌竞争。
综上所述,多毛毛、秋蔓蔓、小鹿兰兰、我小鸭等新型儿童零食消费品牌未来的发展瓶颈一目了然。在“淘宝品牌”路线的早期代表中,三只松鼠已经证明,多品类延伸必然导致品牌实力和专业性越来越弱。这一点上,麻辣条领域的三只松鼠和威龙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纵观整个投资市场,目前不少投资机构都在着急,盲目信任和选择新的网络消费品牌。尤其是在儿童食品赛道,不集群、品类过度延伸的品牌根本没有投资价值,需要投资机构认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