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个关乎中国乳业未来的项目在北京启动。国家乳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乳品创新中心”)牵头与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5所优势高校合作大学,以及伊利集团等四家乳制品公司。启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功能性乳制品创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该项目针对国人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健康需求,从“正”和“负”两个方面实现功能性乳品配方和技术创新,推动乳品行业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乳制品营养。质量持续改进的需求。
北京会场出席的领导和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保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正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虎教授、北京市农业局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南开大学王硕教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陈英研究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上海大学艾连忠教授等组成的咨询专家组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吴爱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黄英明主任、陈杰军研究员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领导、项目及课题负责人、骨干成员共60余人参加启动会。
乳业国家创新中心负责人致辞
一加一减
开展功能性乳制品研究
项目负责人郭惠源教授介绍,“添加”是指以奶为载体,发现新的奶源功能成分,并精准添加到产品中,提升产品功能; “减”是针对中老年人慢性病针对乳制品高发病率和消费者降糖降脂的需求,我们研发了脂肪替代、乳糖转化、活性蛋白浓缩等技术从原料入手降低乳制品中的脂肪和糖分,保证产品的口感。
洞察消费
科技成果回归市场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功能性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营养健康升级的需求,其年复合增长率明显高于普通乳制品。它们是我国乳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
该项目将根据市场消费洞察和相关科研成果,针对婴幼儿、儿童、成人、中年四类人群开发富含活性脂质、丰富功能蛋白、低乳糖、低脂肪、高钙的产品和老年人。实现配方奶粉、学生奶、发酵乳制品、液态奶等品类产品升级。同时,我们将针对神经发育、免疫调节、肠道健康、代谢调节和骨骼健康5大功能打造系列功能性乳制品,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的优质产品在消费者手中。
北京会议现场
技术“突破”
加快形成新生产力
乳业是健康中国、强国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我国乳业正在加速形成新生产力,提升我国乳业全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乳品需求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国家乳品技术创新中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责任单位,内蒙古乳品技术研究院为建设单位,伊利集团牵头建设并作为董事会成员,与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建。总部位于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乳业全球竞争力。该中心将通过聚焦特色重点产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助力全国各地区乳业转型升级,为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安全、更健康的乳制品。世界。目前,中心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部分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服务消费者。
项目启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一级巡视员黄彦斌表示,乳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奶业国家创新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国家布局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重点特色产业突破,大力推进科技“突围”工程。其中,乳制品行业是最先确定的重点之一。该项目的布局和实施,将为我国乳业进入以营养健康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呼和浩特乳业国家创新中心场地
未来,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作用,联合伊利等行业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继续发力,共建共享,推动实现乳业科技自力更生,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推动中国乳业引领世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