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粉作为奶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主要依赖进口。但我国乳制品深加工尚未成熟。除了生产技术的问题外,还有国内消费者的饮食习惯的问题,造成了乳清粉的生产成本上升。也会增加,所以之前在这个领域布局的公司并不多。
随着“挤奶”的逐渐普及,乳清粉的重要性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生产。随着国内乳清粉自给率的提高,对于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能为国内乳业带来哪些优势?未来的竞争会发生哪些变化?
第1节
多家乳制品企业入围
据工信部网站近日信息显示,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入围企业名单已公布。三元、伊利、蒙牛、飞鹤、米欧兰多、贝因美、美赞臣、红星美菱等企业均在申请或参与。在单位列表中。
这些乳制品企业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被成功筛选出来。其中,鲜牛乳生产奶酪及脱盐乳清产品技术路线的申请人为三元食品、伊利、广泽乳业;单位包括新动康营养科技有限公司;从原奶中分离酪蛋白等产品生产脱盐乳清产品的技术路线申请单位包括黑龙江飞鹤乳业、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蒙牛集团;鲜羊奶分离单位酪蛋白等产品生产及脱盐乳清产品生产技术路线申请人为一品(青岛)羊乳业有限公司、如都金羊乳业有限公司;用生羊奶生产奶酪和脱盐乳清产品技术路线的申请人是红星美菱乳业。
许多乳制品企业开始关注乳清粉生产行业,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奶酪市场的快速崛起。乳清粉作为工业生产奶酪和酪蛋白的副产品,自然会带动发展。此外,婴儿配方奶粉作为婴儿配方奶粉的重要原料和辅助材料,也是宝宝成长的必备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号文件,大力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稳步增长,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力争婴幼儿配方奶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
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 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号文件,提出提高乳清、浓缩蛋白等奶酪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 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脱盐乳清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任务揭榜工作的通知》号文,提出增强脱盐乳清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指定原料脱盐乳清液或脱盐乳清粉规模化生产材料,并将其在下游产品应用中市场化。
因此,乳清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必然的。国内乳制品企业之前没有重视乳清粉生产的原因是什么?生产技术有障碍吗?还是还有其他原因?
第2节
乳清粉非常依赖进口。国内市场还有哪些不足?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我国乳清粉进口量从37.6万吨增至59.9万吨,年均增速约为4.8%。国内乳清粉需求持续增加,但国内乳清粉生产仍难以实现自给,主要依赖进口。
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累计进口各类乳制品287.81万吨。其中,2023年中国共进口乳清66.31万吨,同比增长9.4%,均价1302美元/吨,同比下降18.2%。主要来自:美国(占比46.3%)、欧盟(占比34.3%)、白俄罗斯(占比9.8%)等。全球乳清粉年产量约570万吨,产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德国、波兰、意大利、美国、法国是全球前五大乳清粉生产国,产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
乳清粉是我国大量进口的乳制品类型。为何严重依赖进口?首先,由于国内消费习惯和生产成本等因素,乳清粉作为原奶酪的副产品,大多与奶酪一起生产。此前,国内对奶酪的需求量并不大,乳清粉的产能自然也不高。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乳业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乳清粉的生产不存在技术瓶颈。我们主要依赖进口,因为乳清粉是奶酪的配套产品。我们国内不生产奶酪,所以我们不生产乳清粉。另外,国内乳清粉消费量较大,但相比之下,国外乳清粉物美价廉。
确实,国内原奶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导致乳制品深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虽然近两年奶价整体大幅下降,但与一些乳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原奶价格仍偏高。生产一公斤硬质奶酪一般需要十公斤原料奶,因此奶酪的生产成本会更大。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勉也表示,国内乳清粉生产技术没有缺点,工艺也不算太复杂。国内乳清粉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乳制品加工结构不合理。国内乳清生产粉体加工企业屈指可数,而且至今也仅有几家,生产规模很小。目前,我国乳清粉进口依存度在95%以上。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乳清粉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国外乳清粉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国内市场的又一个短板,所以多年来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此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尝试自行生产脱盐乳清产品。一些企业有能力生产乳清粉,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节
乳清粉成型后的优点
提高我国乳清粉自给水平,首先是企业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避免国际市场波动对企业原材料采购的影响。
2019年我国乳清进口减少主要受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影响。来自美国的乳清进口量显着下降。据华晶产业研究院统计,乳清进口平均价格在1200美元左右波动。 2019年乳清进口均价为1338美元/吨,同比上涨17.7%。 2020年1月至2月乳清平均进口价格为1,195美元。美元/吨,同比下降5.7%。
对于乳清粉,它与奶酪一起出现。无论是奶酪市场的发展,还是乳清粉市场的发展,都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从更高层面看,对于优化奶业结构、尽快实现奶业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这两年牛奶也出现过剩。乳清粉技术生产建立后,这种情况能否得到进一步解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原奶产量4197万吨,比上年增长6.7%。乳制品消费低位恢复,原奶产量仍处于阶段性过剩状态。乳制品加工企业面临着原奶过剩的局面。受消费和去库存双重压力,预计原奶收购价格将维持低位。
《乳业财经》 在采访朱丹蓬时,他表示,解决我国乳清粉生产问题,对于整个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以及降本增效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福气。
国内生产乳清粉技术建立后,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奶源过剩的问题,因为原奶生产出来并加工成奶酪和乳清粉后,储存时间自然会延长,而且奶源过剩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会更容易储存。
对于国产乳清粉生产技术建立后将带来的优势,王丁棉认为,可以逐步减少进口量,也可以解决或找到周期性牛奶过剩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