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日是第十七个“中国出生缺陷预防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孕期,保护新生儿”。
我国是人口大国,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以全国1600万出生人口计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约25万例为出生时临床明显的出生缺陷。 5月31日,国家开放三胎政策,高龄孕妇增多。这群人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多注意健康问题。
作为母婴专业网站,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日”,众盈网倡导母婴行业关注孕妇营养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议孕妇在孕前注意早期干预,注意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保养和做产前检查,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
1.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前发生的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产、婴儿死亡和先天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的类型很多,原因也很复杂。已知的出生缺陷有8,000 多种。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导致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早期流产、死产、围产儿死亡、婴儿死亡和先天性残疾的主要原因。它们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在于预防
孕期给妈妈补充营养,是小天使考验父母的第一步。怀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而且需要恰到好处。如果少了,就容易营养缺乏,如果多了,就会给准妈妈和胎儿带来负担。怀孕期间营养不足可能对胎儿和母亲都有害。对胎儿的主要影响包括:胎儿生长受限和先天缺陷,胎儿死亡率增加,并且容易影响胎儿智力发育,所以妈妈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1.叶酸
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它的缺乏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叶酸缺乏会给母亲和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习惯性流产、早产、出生体重过低、胎儿消化不良和生长迟缓等。
2.二十二碳六烯酸
体内DHA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脑细胞的增殖、神经传导、突触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儿在生长阶段缺乏DHA,就会导致孩子和视网膜发育过程延迟或受阻,导致智力低下和视力障碍。
3.维生素
怀孕期间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孕妈妈夜盲症、贫血、早产,胎儿还可能致畸。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孕妇流产、早产,胎儿出生后易患坏血病、贫血。维生素D 缺乏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并可能导致新生儿低钙血症和牙齿发育不良。
4.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脑复杂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果孕期蛋白质供应严重不足,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严重影响出生后宝宝的智力水平。
5. 钙
如果胎儿缺钙,就容易发生先天性佝偻病或缺钙惊厥。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缺钙会诱发犊牛抽搐。但补钙不能盲目补,否则会对胎儿和宝宝的健康不利,所以合理补钙非常重要。
6、铁元素
孕期缺铁性贫血不仅会导致准妈妈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还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贫血等。
7、锌元素
未能吸收足够的锌,会导致胎儿脑细胞分化异常,脑细胞总数减少,新生儿出生体重低,甚至发育畸形。
妈妈们如果想让胎儿健康成长,除了在怀孕期间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外,还要多注意相关的预防措施。针对预防出生缺陷问题,我国目前采取孕前和围孕期保健及危险因素评估、孕前咨询和健康促进、知情选择和干预行动新模式,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出生缺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