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加工奶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乳制品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不少企业推出了原创奶酪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多元化是奶酪企业突围的主要方向,可以拓展奶酪的消费场景。但就原味奶酪产品而言,要被市场广泛接受还存在诸多挑战。
企业布局原料奶酪市场
生奶酪又称干酪、干酪,有“牛奶黄金”的美誉。大约需要10公斤牛奶才能凝结成1公斤奶酪。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目前许多品牌都在积极推广原创奶酪产品。
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妙可兰多、奶酪博士、妙飞、乐纯、安佳、贝斯隆等多个品牌都推出了原创奶酪产品。由于原味奶酪的奶酪含量高于加工奶酪,因此整体价格高于加工奶酪。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购买原味奶酪时,可根据配料表和执行标准区分原味奶酪和加工奶酪。以国内产品为例,执行标准GB5420的产品为原味奶酪,执行标准GB25192的产品为再制奶酪。
多元化的产品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奶酪市场增速已趋于放缓。此外,2022年,国内奶酪前五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持续增长至过去五年的67.7%,未来休闲奶酪等加工奶酪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企业推出原创奶酪产品时,一方面以儿童奶酪棒为代表的加工奶酪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希望尽快找到多元化突破口推出新产品以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在方面,新版再制干酪相关标准将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对再制干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符合新国标的要求,企业纷纷顺势推出更多原味奶酪。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原味奶酪产品是乳制品企业突破产品、消费群体、消费场景的又一大进步。 Miocland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柴修表示,通过进入家庭餐桌和餐饮领域,公司可以开辟奶酪消费的多元化场景。其研发中心首席技术官王鹤琪表示,“未来中国奶酪市场的发展将主要围绕原味奶酪品类的增长,研发仍以口感和营养为主。以市场为例,早期加工奶酪约占总消费量的80%,但奶酪消费普及10年后,原味奶酪在日本市场的占比大幅提升。”
市场拓展需要更多创新研发
Euromonitor的奶酪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再加工奶酪将占80%,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接受原味奶酪的味道。因此,推出的原创奶酪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是一个问题。
国内市场原味奶酪执行标准GB5420规定,原味奶酪中可以添加其他具有特定风味的食品配料和其他防止产品粘连的食品配料,总量不超过8%。
宋亮也认为,现阶段推广原味奶酪还面临不少挑战。乳制品企业应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推出更多国人能接受的产品,从而推动奶酪市场更广泛的发展。 “一方面要考虑好口感的方向,另一方面要考虑口感与营养功能相结合的方面,比如添加更多DHA、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功能性奶酪产品。又比如是给孩子吃的奶酪,我们可以考虑降低蛋白质与牛奶矿物盐的比例吗?”宋亮说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建议13-24个月的儿童推荐引入奶酪作为辅食;在学龄前儿童乳制品推荐中,明确建议“奶酪应选择含盐量低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营养监测室副主任于冬梅认为,符合我国奶酪生产标准的原味奶酪产品可以添加到婴幼儿辅食中。适合年龄,但应根据婴儿的适应能力适量添加。
此外,宋亮建议,乳制品企业应该在市场上进行良性竞争,推动大家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并接受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