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功能食品品牌“名优”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投资,愿景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矩阵完善、市场投放和品牌升级。 2020年初,米娜优获得著名艺人经纪公司乐华娱乐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Minayo产品于2020年8月上市,次月销量突破200万。目前单月复购率已超过30%,客单价超过200元。其中,体重管理产品“控热片”自去年11月以来在天猫国际的日销量一直稳定。米娜优布局了“功能性零食线”和“专业补充品线”两条产品线,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的需求。以女性用户为切入点,满足全家人的需求,是minayo的产品线拓展逻辑。
米娜优产品图片
据欧睿国际统计,2019年,中国保健食品终端零售市场规模为1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是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场、最大的保健食品增量市场。该团队表示,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健食品在渗透率、消费粘性、人均消费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胡然告诉36氪,保健品品类在平台内有很强的交叉购买和联动率,消费者也有更强的消费粘性。美国和日本的制药公司开发了许多保健品和功能食品品牌。比如小林制药、葛兰素史克、拜耳等,这些品牌都是在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也就是消费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美国和日本主要依靠线下渠道,但中国电商的发展不再让生物医药企业慢慢尝试传统渠道,他们需要更懂年轻消费者的品牌。
由于功能食品的特殊属性,相关部门对功能食品的监管相对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品牌形成壁垒。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是关键一环。
Minayo的两位创始合伙人均来自网易考拉的高管团队。创始人胡然是网易考拉创始人之一。曾担任网易考拉副总裁,从无到有搭建了业务团队和平台采购体系。期间,平台年交易额从12亿元增长至120亿元。此外,她还主导了考拉工厂店、线下店、社交电商好友品购、私人社区等创新业务。她拥有丰富的电商运营和选品经验,曾与全球80多个国家合作。优质的供应链和深度的品牌合作。联合创始人陶然曾任网易考拉国际供应链总监,设计并实施了跨境业务的保税仓和国际物流系统。胡然曾带领考拉采购部门在各国进行品牌考察,引进Swisse、POLA、FANCL等产品,并与全球80多个国家的优质供应链和品牌深度合作。
团队拥有5年跨境供应链组织经验,熟悉原材料及成品清关难点。合作伙伴建立了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并在考拉设立了报关公司。 Minayo团队目前已与美国、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合作,探索法国葡萄籽、以色列鹰嘴豆、英国红茶等原材料应用于产品中。
米娜优产品图片
胡然告诉36氪,自己是一名产品经理,一直在用PM思维来迭代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研究,研究市场痛点,针对不同痛点采取不同的产品形态。他专注于跨境专业线。国内消费路线强调口味和零食。在此期间,用户将参与共创,保证产品的“热销属性”。
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发现,在社交媒体上,“体重”话题辐射的用户数量远超美容、服饰等,而与话题高度相关的内容是饮食和运动。用户经常暴饮暴食或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后对身体管理感到内疚。团队推出短效“膳食救星”、“控热片”和“植物酵素果冻棒”,分别通过控制热量吸收和加速肠道消化,为用户提供立竿见影的体重管理效果;他们还推出了“益生菌”“酸奶片”和“膳食纤维抹茶/拿铁片”,从根本上长期调节肠道健康。其中,市场上最畅销的单品“散热片”是与日本专业保健品制造商东洋新药的合作。其中使用的黑姜提取物和白芸豆提取物可以有效减少热量吸收30%-40%。
坚持困难是功能食品消费的一大痛点。团队采用更加零食化、便携化的方式来降低消费门槛,将“美味”作为继“安全”、“有效”之后的第三条基本法则。以功能性零食系列的新产品“益生菌酸奶片”为例,米娜优将冻干状态的活性益生菌与酸奶粉相结合,既保证了成分的活性,又提升了口感。
Minayo 益生菌酸奶片
胡然认为,与其他快速消费品行业相比,功能食品是一个强调运营的行业。 Minayo的运营和营销团队来自网易考拉、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拥有多年的流量运营、内容营销经验和用户运营能力。除了自有品牌外,团队还输出营销能力,服务“空地”。 “客”(天猫面食品类第一)等品牌。 Minayo目前的线上渠道包括天猫、微店、抖音小店等,以及天猫国际、京东国际、小红书跨境等跨境渠道。线下,Minayo正在逐步进军进口超市。
胡然表示,名优希望通过高品质的产品连接全球供应链两端和消费者,为市场提供更加专业、多元化、年轻化的健康解决方案。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林璐表示:“我们坚定看好‘健康生活方式’的大趋势。健康食品、休闲食品的健康消费需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得到了验证。国家和日本,中国还在增长,是一个具有极高增长潜力的增量市场,需求端的快速崛起将反向加速政策的有序放开,我们看好胡然团队能够带来真正的安全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组织和运营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有效创新的功能性食品已成长为中国的‘FA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