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母婴奶粉推广的群体定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母婴奶粉推广的群体定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地产横盘后的钱都去哪了?
房地产横盘,这种说的是不可能的。要么上升,要么下降,这是规律。地产商开发那么多房子不是卖的吗?不可能存在那里继续升值吧?现在地产银根缩紧,没有一次次开发出楼盘不卖的理由。春节刚过,疫情盛行,某地产网上签约,房子下浮25%,开工后,小房产商为了收回资金,难说不会跟进。因此,横盘之说是不存在的,今年房价会下跌在25%以下。
中国目前人均寿命七十五岁多点,对应的时间是1945年,抗战时期人口出生不过几百万,目前人口出生一千三百万,人口还处于上涨中。
1945年之后,虽然内战打起,但条件会比抗战好些,出生人口上涨一点,基本与目前出生人口持平。
1950年之后,新中国成立不久,天下和平,人口出生迎来高潮,新生人口过两千万,相对应2025年,人口每年会减少一千万,而且持续十年以上,到2035年,中国人口会下降一亿左右。
人口理论上,房地产横盘会持续五年左右,2025年后,房地产价值会不断下降,持续下跌时间十五年。也就是说现在买房,以后不会有钱赚了。
或许我们中大部分人在之后的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房地产与之前二十年一样上涨了。
房子有人住,才有价值,没人住的房子就是建筑垃圾。
如果有强烈的外界诱因存在,比如较大的经济危机,再比如发生战争,你还横得住吗?有些人想让太阳24小时挂在空中,永不落下,那是因为他不懂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否则,他就不会有这样的妄想!
房地产在横盘时代,横盘意味着没有明显上涨、也没有明显的下跌。那么本来想进房地产的资金去哪了?
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限制了炒房,但真正刚需人群是要置业的,该买房还得买。因而,面对这一轮调整,一部分在资金是在观望,刚需在观望合适的时机,炒房资金也在观望:是离场还是等待时机再进去?
央行在9月降准释放9000亿资金进入实体,11月5日操作MLF“定向降息”释放3000亿流动性,信号很明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而,一部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我们A股目前是在2900-3000点徘徊,资本是逐利的,部分投资者认为股市如今是低位,因而原本进房地产的一部分资金会流入股市。
在2010-2015曾经出现过房地产横盘,后来去库存、棚改需要,逐步又活跃起来。2018年10月后,去库存任务完成,房价涨幅过快,新一轮房产横盘开始。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房价已处高位,这轮横盘要持续多久?没人能说得准。
房产横盘后,资产流动性减弱,依靠金融杠杆投资房产的,将在横盘期间付出高昂持有成本,加上每年通货膨胀叠加,估计靠金融杠杆投资房产的涨幅利润将在这轮横盘期间消耗殆尽。所以,冯仑说卖掉多余房产,保留自住房产,配置流动性好的资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年不管是居民个人,还是中小企业,都明显感觉市场缺钱,手里没钱。哪大家的钱究竟去哪里了呢?
首先,居民主要的钱买房子去了。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90%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总人口约14亿,城镇人口占比59.58%,约8.3亿;那么大概7.5亿人居住在自有住房内。由此可见,你能想象跑到房产上的居民资金有多少吗?
其次,政府主要的钱搞基建去了。我们本地以前棚改,现在旧改,同时在修几条地铁,坊间传说未来10多年的财政收入都花掉了;路修了一遍又一遍,每年招标兴建几条高速,翻建几条国道、省道,升级县道和乡村公路,治理几条河流。
再次,企业的钱去哪里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租金高,办事成本高,收益基本被消耗了。大企业管理规范,福利好,纳税高,还在购置资产和不动产,全部汇总后,剩余利润也不多了。
出口导向型企业这两年贸易站,向美国出口受限了;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东南亚国家经济不行,南美洲不行,非洲不行,北面俄罗斯更差,都在节衣缩食过日子,向国外卖东西不容易了,这些产品针对国外消费者设计、生产,国内消费者不喜欢,需求少,出口型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要转型,更换设备,生产国内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还得投钱改造设备和生产线,这些企业也没钱。
最后,银行的钱去哪里了?银行的钱大部分放给居民买房,部分放给政府搞建设,部分放给企业生产经营,部分投资海外理财去了。
因此,房产吸走了大家手上的钱,还把未来的钱也吸走了一部分,大家还要节衣缩食过上一阵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母婴奶粉推广的群体定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母婴奶粉推广的群体定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