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场如此疯狂,难分难解,“死亡”还是机遇?
近8个月,母婴电商行业已有5家企业倒闭,10家企业获得融资。
01
现金消耗/行业竞争
业务整合、倒逼转型,即使有融资能力,也还是输给了“补贴战”。
事实上,这5家母婴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融资能力不足”以及部分企业“拼资本”烧钱的结果。因“行业竞争”而倒闭的电商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可以看到,今年由于出生率下降等问题,传统线上母婴产品的竞争变得越来越稀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去哪里寻找新流量已经成为电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倒闭的企业外,还有不少企业陷入困境。
社交电商平台北店就是采取业务转型策略的公司之一。 8月初,北店受到商家和供应商的催款和维权压力。据亿邦动力此前报道,北电已拖欠1400多家供应商货款,拖欠定金加货款总额超过1.4亿元(该金额仍在增加)。 2017年,贝贝成团后推出社交电商平台贝店。如今被业内称为“三年一个拐点,每年一个里程碑”的贝贝,也面临着被拉下横幅索要赔付的局面。而就在上周,北店已开始邀请商家加入新孵化的社交电商平台喜美。
02
模特奖金?三胎奖金?
2021年5月,国家推出三孩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等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母婴产业顿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亿邦动力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8月23日,零售消费行业共发生融资592笔,其中本地生活交易353笔,电商交易239笔。其中,母婴电商交易10笔。母婴电商中,从融资轮次来看,C轮以下融资事件占全部融资事件的50%;从融资金额来看,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事件有两起;还有连续三轮融资事件的子融资公司,比如Patpat。
人口红利基本结束,资本和流量驱动模式逐渐失效。某零食品牌创始人表示,目前已经面临流量成本上升、流量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这对新消费品牌的产品营销能力、渠道运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消费角度来看,这是创业的好时代;但从整体环境来看,这并不是最好的时代。 “现在资本市场更加理性了,经历了一系列的泡沫之后,资本市场终于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这就导致了投资门槛、创业门槛的提高。”一位投资专业人士说道。
融资和上市似乎还不是结局。品牌有没有想过如何讲述下一个故事?
【以上内容数据来自亿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