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改变生活油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改变生活油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世纪的油画中为何会出现智能手机?真的有人穿越回去了?
天呐,19世纪的油画中竟然出现了智能手机,不得不佩服那时候的艺术家有如此眼界,艺术对未来的预知能力真是不容小觑,本来就是啊,一幅画作是画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包括对那些将要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描绘,
视觉效果引起的想象力
我们稍微简单了解一下19世纪的油画风格,再来讨论智能手机是否出现在19世纪的油画中。19世纪是欧洲艺术史上最早的多元化时代,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一个百年里能相继出现那么多种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油画风格,
比如,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冷静务实的写实主义,以及梦幻的印象主义,都是19世纪的特有产物,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与思想,每一种流派的特点都是19世纪的时代特点,可以这么认为,19世纪的艺术圈多元化的发展,必然带动经济的发展,艺术与科技也必然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便如此,19世纪的西方世界并还没有诞生智能手机,所以19世纪的油画中也没有出现智能手机,开篇就提到了,一幅画作是画家的所见所闻,没看过手机,又怎么画手机呢?对吧,况且画家是搞艺术的,又不是搞科研,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19世纪的油画中出现了智能手机呢?
其实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奥地利画家所创作的油画作品《期盼的人》,画中的女孩在林间小路上,低着头阅读捧在手里的小书,远远看去,就好像现在的人低着头在玩手机(书的形状就像手机的形状),而且画作采用的是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带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以至于现在的人认为智能手机出现在画作中。(下图:《期盼的人》)
19世纪的油画为什么会出现智能手机?乍一看,还真震惊了一下。一了解,原来是有人凭想象对一幅油画的解读。
说来也很简单,原是近期一位叫德·拉塞尔的英国读者在欣赏奥地利19世纪画家瓦尔德穆勒的一幅名为《期盼的人》的油画作品时,看到画面中一女孩一边走一边低头看书的情景,因为这是一幅印象派油画,有些朦胧,女孩捧书的动作很像是现在常见的人们边走边看手机的情景,于是这位英国读者把这一“惊奇”发现发到网上,遂引发人们热议。
艺术就是这样。一方面,艺术作品本身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一方面,人们在欣赏艺作品时会产生共鸣和很多想象,而且欣赏者的想象往往要比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想象更丰富更广阔甚至更深远。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令无数人产生共鸣和联想。针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人说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欢悦的笑,有人说那微笑是一种抑制内心痛苦强装出来的苦笑,有人说那微笑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微笑,有人说那微笑是一种对人雍容大度的微笑等等,使《蒙娜丽莎》的微笑越发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其实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是什么意思,达芬奇本人没有说过,人们只是猜测而已。甚至还有人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的就是达芬奇本人,表达的就是达芬奇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西方绘画中,有不少画中带有镜子的油画,如提香的《梳妆的维纳斯》、安格尔的《静坐的穆特瓦西耶夫人》、鲁本斯的《照镜子的维纳斯》等等,结果有很多读者在欣赏中就对画中的镜子进行分析,比如通过镜子来猜测画中人物身份的,通过镜子来研究当时生活时尚的,还有人总是想象那镜子里面一定藏有什么秘密。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有一幅用白布包裹着一只耳朵的自画像,很多人就根据这幅画的细节来想象梵高这耳朵是怎么伤的,到底是他自己抑郁发作后自伤的,还是和好友高更因为一个女人而被高更伤的,关于这方面,也有很多很多的说法。
但不管是艺术家如何想象,还是欣赏者如何想象,都不能改变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铁律。所以说十九世纪的画家画出一个女孩边走边看智能手机的油画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成立的。即令有着超凡想象力被称为“魔幻艺术大师”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也做不到。达利的想象可以让钟表弯曲,虽然钟表不会弯曲,但那时生活中毕竟有了钟表。而他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智能手机。因为那时连初级手机都还没有出现。
穿越是不现实的,如果有人现代人穿越回去,就不仅仅是手机出现在画作上这么简单了,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比如某一时期突然出现了很多发明,且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回顾历史并没有这样的事发生,现实是枯燥的,偶尔小幻想一下还是不错的
传统手绘素描油画会不会被高科技ps替代?
生产力发展与艺术创造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甚至会相互促进。最简单的例子是青铜冶炼技术到周代空前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青铜器制造技术和艺术的提高。反过来,青铜器的需求和技术的提升可能助长了青铜冶炼的空前发展。文字载体也随之而变,龟甲、兽骨作为载体逐渐为青铜替代。
科学发展到今天,电脑信息技术和ai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工业变革的又一巨作,随之而来的电脑绘画、工业制图与设计、二维动漫或三维动画制作、电影特效等都是对传统手段有效补充和发展,甚而几无替代。但能否取代绘画创作,答案几乎是可以否定的。
美术创作有三种必须,一是物质材料、二是表现手段、三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即使抛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单说绘画,其物质材料、工具的选择、艺术手段也是在几千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化下来的,尔后形成了固有的画种和固有的基本特质。而艺术家以特有的这类材料、特定的工具和基本必须的手法进行艺术表达,根据自己的审美方式、审美理想,又会形成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 ,既形成不同的风格或流派。在这种已经成熟的风格形式下进行创作时,既定的风格中因为材料的特有性和应用方式的不确定性,也会形成可预料中的不确定性。比如泼彩或者泼墨,比如撞彩 ,都有其不确定性,有时候其特定的肌理效果,而恰恰是意料不到的艺术美感,也是电脑模拟和实物材料之间的区别。而电脑模拟以数字形态呈现,最终作为实际作品呈现还要借助打印环节,这和传统都是相悖离的。
从艺术创作方式、表现手段、艺术生态等方面来说,电脑绘画取代传统艺术表现几无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改变生活油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改变生活油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