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胎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相应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生育政策的红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母婴市场的长期发展。
当前母婴市场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方面,90后、Z世代成为母婴市场的主力消费者,传统育儿方式被精细化、全方位的科学育儿理念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母婴产品和服务将逐步推向高端化、品质化、个性化。
三孩政策逐步细化,未雨绸缪才能占得先机
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发展普惠育儿服务,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同时,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了推进三孩政策的建议。
一时间,与三胎出生有关的话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股市相应板块,生育、育儿、护理、早教、食品、母婴用品等也迎来一波利好消息和众多概念股。个股涨幅明显,反映出市场对母婴护理前景的乐观预期。
《2021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母婴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年轻家庭母婴支出占比持续上升,预计今年将达到20%。
今年3月,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母婴行业研究报告》。其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母婴市场消费规模达到34591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6797亿元。
如今,母婴产品的种类也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备孕到育儿的各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品类的产品。其中,奶粉消费占比较高,为47%,其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从2017年到2020年,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将从1800亿元以上增长到近3000亿元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7%。
其中,4段奶粉增速较大。近年来增速稳定在30%以上,其次是纸尿裤,为25%。 2017年至2020年,纸尿裤市场规模从400亿元左右增长到6400亿元以上。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2%,预计今年将达到700亿元左右。
自去年三胎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市场对此持积极态度。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制定并逐步推广三胎生育优惠政策。当然,三孩政策层面的鼓励措施并没有改变。从出台到实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结合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税收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比如,今年3月,将3岁以下婴幼儿看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预计未来配套激励政策还将持续出台。
《御剑专栏》认为,政策最终效果如何?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吗?政策带动效果仍有待观察。除了政策因素外,母婴市场的增速还与国内新生儿数量、市场竞争程度、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然,凡事都要提前计划并积极主动。一步到位,总能抢占先机。企业可以立足实际,提前做好相关领域的布局工作。
国产品牌逐渐崛起,资本市场稳步增长
尽管国内母婴怀孕行业起步较晚,中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但借助数字经济时代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全民潮热潮仍在持续。方兴未艾,国内母婴品牌也在细分领域不断创新。现在国内母婴品牌,尤其是新品牌,已经在母婴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
比如在辅食品类,国产新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去年双11母婴品牌销量排行榜中,葆婴、科比、巧虎等新品牌均榜上有名。在产品设计上,葆婴借鉴并运用了很多传统民族图案或元素。
在母婴护肤领域,袋鼠妈妈深耕该领域10余年。天猫旗舰店粉丝超300万,连续8年双11天猫孕产妇护肤品类第一。可见,对于国内母婴品牌来说,只有专注,才能专业,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在母婴市场,国产新品牌线上方兴未艾,线下势头强劲。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巩固原有细分领域竞争力的基础上,不少品牌开始逐步向全产业链发展。除了不断丰富和拓展产品品类外,还围绕孕产、育儿阶段提供各类服务,从而进一步延伸母婴孕期生态经济,为国货新品牌的强势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孩概念的带动下,资本市场也变得更加活跃。去年母婴市场共获得50笔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90亿元。投融资呈现稳定增长势头,平均每月投资50笔。融资活动,这表明资本市场对母婴行业的长期看好。
获得资本投资的品牌中,单笔融资金额过亿元的品牌有12个,主要集中在孕期护理、婴幼儿辅食、常用消耗品等领域,是去年获得融资金额较大的公司葆婴B轮获鼎晖投资、红杉中国、华兴资本7亿元融资,主要销售洗衣护理、纸尿裤、孕妇用品等婴幼儿快速消费品。
今年投融资活动延续了去年平稳的特点。例如,瞄准海外市场的母婴电商品牌麦酷就获得1.8亿美元投资。熊猫布布还获得了小红书和红杉中国的投资。在种子基金的投资方面,该品牌的主要产品是吸奶器。从资金的投资方向来看,快速消费品领域相对更受资本青睐。
A股市场上,纸尿裤生产商可靠股份、母婴零售品牌孩子王相继在A股市场上市。在母婴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投资动作也不少。例如,母婴用品销售服务公司爱婴室斥资2亿在人民币市场底部买入,收购了母婴用品连锁品牌贝贝熊。
在依靠线上业务出圈并获得资本支持后,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布局线下市场,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球营销格局。例如,婴儿辅食品牌秋田曼曼去年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 A轮融资后,葆婴计划进军母婴店、专卖店、大型商超等线下渠道。爱婴还计划在中国8省18市建设100个移动母婴室。
精细化育儿已成趋势,数字经济推动行业发展
与父母简单的育儿观相比,年轻父母更喜欢科学的育儿理念。他们注重精细化、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更符合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互联网的作用一方面是销售产品,另一方面也是获取育儿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90后年轻人、Z世代逐渐成为生育主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2岁至30岁的孕妈妈占三分之二。相比之下,31岁至40岁的孕妈妈占30.3%,22岁以下的仅占3%。年轻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购买各类母婴消费品。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母婴赛道的进入者众多,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互动营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中,以KOL达人、大V、网红、明星为代表的直播产品推广、短视频推广、导购、社区团购等营销方式较为亮眼,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消费。
以90后、Z世代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者逐渐成为妈妈群体的主流,精细化育儿、阶段性怀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接受。
他们的育儿观念和行为表现出差异性和多样化。具体来说,这一代年轻父母更加注重怀孕质量。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他们也喜欢不断探索和接受新事物。
他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交流和分享育儿知识和信息。尼尔森数据显示,妈妈们备孕的平均时间为四个半月,超过一半的备孕妈妈会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如备孕知识、饮食营养、产后恢复等。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学习方式是通过互联网。 7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母婴垂直APP平台上学习、交流。可以看到,该平台汇聚了孕产育儿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经验分享内容。母婴APP平台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KOL的专业讲座、海量知识分享、用户之间的互动,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粘性。所以这类平台的引流、种草、转化效果也很好,比如宝宝树、妈妈网、七八宝等母婴垂直APP。
还有像小红书这样的综合知识共享社区。宝宝树2021年业绩公告显示,去年公司营收2.818亿元,同比增长32.8%,毛利润1.707亿元,同比增长77%。这说明母婴知识共享平台未来依然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论
《御剑专栏》认为,越来越多的90后、Z世代已经成为父母。他们在养育孩子方面比前辈更加细致和全面。她们借助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便利,通过孕产育儿知识共享平台获取所需信息,力争分阶段实现科学怀孕。
另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综合性垂直母婴电商平台等购物渠道,以及直播、短视频、网络社区等新零售渠道,了解或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