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行业相关公司:蒙牛乳业(02319.HK)、贝因美(002570.SZ)、伊利集团(600887.SH)、雅士利国际(01230.HK)、中国飞鹤(06186.HK)等。
本文核心数据:奶粉产品价格、奶粉收入、研发费用/费用、研发费用/费用占收入比例等。
1、伊利VS蒙牛VS飞鹤:奶粉布局史
综合起来,中国飞鹤、伊利和蒙牛乳业是中国奶粉行业的龙头企业。从飞鹤、伊利和蒙牛的发展历史来看,伊利和蒙牛的成立和上市略早于飞鹤。伊利和蒙牛分别是国内A股和海外上市的奶粉股。不仅如此,伊利和蒙牛还于2011年至2014年部署了海外生产工厂,飞鹤则于2015年至2018年在加拿大金斯敦部署了海外工厂。
虽然从三者的奶粉布局历史来看,伊利和蒙牛均布局较早,并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飞鹤不断迎头赶上,重点发展奶粉业务,也成为一家领先的奶粉公司。
2、奶粉业务布局
——奶粉产品布局:可比
从飞鹤、伊利、蒙牛的奶粉产品布局来看,三者均在“婴幼儿奶粉”、“儿童奶粉”、“孕妇及女士奶粉”、“成人奶粉”、“中期奶粉”等领域。 “老年奶粉”布局,但从产品系列来看,中国飞鹤主要以婴幼儿奶粉发展,而伊利和蒙牛的奶粉业务则相对均匀。
——奶粉业务相关服务:飞鹤相关服务可增强客户粘性
从三者的奶粉业务相关服务来看,飞鹤与伊利、蒙牛不同的是,它基于自身的发展重点:婴儿奶粉领域,建立了专门的母婴社区。在社区中,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交流母婴盈盈的情况,还具有分享育儿知识、科普的功能,还可以增强顾客粘性。
—— 生产地点及生产配套设施/原材料来源:均等匹配
从三者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地点来看,三者的生产条件大致相同,均在国内外都有生产地点。从生产配套设施和原料来源来看,三者都有自己的物流、免费牧场和合作牧场,但三者的产量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3、企业乳制品产能:相对均衡
2020年,中国飞鹤总设计年产能为23.24万吨,伊利奶粉及乳制品产量为22.35万吨。虽然蒙牛2020年乳制品年产能总计990万吨,但蒙牛奶粉业务占比22.35万吨。该比例小于6%,因此三者的产能可能相对均衡。
4、奶粉业务业绩对比:飞鹤领跑
从奶粉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2018年至2021年,飞鹤奶粉业务收入高于伊利、蒙牛,飞鹤奶粉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增长。 2020年,飞鹤奶粉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 2021年,飞鹤奶粉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从奶粉业务的经营业绩来看,飞鹤的奶粉产品利润相对较高。
注:飞鹤、伊利的奶粉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因其产品分类,与图中奶粉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存在偏差;上图中飞鹤的奶粉业务收入实际上是婴儿配方奶粉的收入。还有少量成人奶粉、羊奶婴儿配方奶粉等未纳入统计;上图中伊利的奶粉业务收入实际上是奶粉和乳制品的收入,下同。
注:截至2022年4月14日,伊利尚未公布2021年全年经营业绩数据。
5、研发投入:飞鹤领跑
从研发费用/研发支出来看,2018年至2020年,三者排名依次为伊力萌牛飞鹤。但从研发费用/费用占营收的比例来看,2018年至2020年,三者排名第一的是飞鹤伊利蒙牛。
2020年,飞鹤、伊利、蒙牛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超过2亿元、4亿多元、3亿多元;飞鹤的研发费用/支出占比接近1.5%,而伊利和蒙牛则尚未超过0.5%。虽然低于飞鹤的比例,但总体处于奶粉行业上市公司的中等水平。
8、产业转型趋势:视觉牧场是飞鹤对消费者的品质保障
从产业变革方向来看,由于奶粉行业食品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三者较早且持续跟进追溯系统的开发和迭代;不仅如此,三人还响应低碳、绿色制造。行业的发展呼唤绿色工厂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飞鹤奶粉推出了可视化牧场功能,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更完善的品质保证功能。
7、奶粉业务发展计划
从奶粉业务发展规划来看,三家公司的重点都是产业链,集农牧业、工业、交通为一体。伊利和蒙牛分别选择加速全球和中国发展布局,中国飞鹤则将发展重点放在研发和创新上。
8、前瞻视角:中国飞鹤是中国的“奶粉”
在奶粉行业中,奶粉产品布局、相关服务、生产地点、生产配套设施/原材料来源等都是行业中相对重要的部分。奶粉业绩可以体现公司的业务概况,产能可以体现公司的产品供应保障能力。企业研发投入、产业转型和发展规划可以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此前的分析结果,前瞻认为,中国飞鹤凭借在奶粉相关服务、奶粉业务营收、研发创新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是我国奶粉行业上市公司中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