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没奶,就得混;奶多了,奶少了,就得喂。”这是奶牛养殖领域非常流行的一句话。牧场奶牛正确的饲养管理可以显着提高繁殖率,降低饲养成本。奶牛繁殖管理是生产过程中为保持奶牛繁殖能力、提高其繁殖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能保证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产后再发情的顺利进行。正确管理奶牛繁殖对于提高产奶量、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农垦贺兰山乳业郁郁葱葱的牧场是宁夏农垦四大标杆牧场之一。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奶牛养殖核心养殖场,其养殖经验值得借鉴。
1
设定生育目标
幼牛:发情受胎率55%,配种率85%
成年奶牛:发情受胎率42%,配种率70%
成年奶牛21天妊娠率29%
仔牛21天妊娠率46%
幼牛:18月龄不孕率2%
成年奶牛:180天不孕率7%
成年奶牛:150天不孕率10%
成年奶牛平均产犊间隔小于390天
幼牛平均产犊年龄小于24个月
成年奶牛年繁殖率80%
养殖淘汰率7%
产后50(55)~90天参与率为95%
怀孕奶牛平均怀孕天数115天
2
繁殖过程
不同牧场采用不同的同步程序,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繁殖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每次注射前列腺素(PG)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注射部位、注射时间、注射剂量和注射间隔时间都必须高标准、严格执行。流程请参考下表:
繁殖过程
双当代计划
3
各个环节的详细管理
交货流程
配送过程需要清洁、消毒;助产士对幼牛和经产牛的产程有充分的了解;助产时机把握得好;产犊后检查做得很好;并且分娩记录完整(有利于产后监测)。
注:80%~90%的奶牛可以自行分娩。为了防止助产过程中感染,尽量让奶牛自行分娩。
产后保健
根据产犊记录检查存在生产问题的奶牛,如双胞胎、胎盘滞留、难产、产后瘫痪、死胎、早产、产道损伤程度等,并对生产问题奶牛进行分类处理。
产后4至10天对奶牛的子宫分泌物进行评分,以治疗患有子宫炎的奶牛(如果评分超过3,则返回治疗)
产后18-24天对奶牛进行子宫检查并肌注前列腺素5mL。
产后牛监测追踪表
发情观察
做好发情观察,保证配种率。以下是观察发情的5种常用方法。
人工观察法
尾巴根部的蜡笔画方法
发情监测系统
预排+并发计划
双当代计划
授精过程
精液的保存
精液储存在充满液氮的容器中;液氮容器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并及时补充;每种冷冻精液的精子活力必须得到保证(必须每月随机检查一次);建议从公牛处购买的冷冻精液数量不应超过牛群中的牛数量。 10%。
注意:不要一次购买过多的冷冻精液。如果某个批次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的选种、选配、改良等工作。
精液解冻和装载技术
从罐中提取精液时,袋顶提取高度应低于罐口10厘米;如果5秒内未能取出,则放入液氮罐中30秒,然后再重复;解冻水温35,解冻时间45秒;每次只允许解冻一份冷冻精液,不得同时解冻2份或以上;使输精枪头恒温在35左右(恒温袋);取精液,晾干,放入输精枪,剪断精液管,将一次性输精衣戴在头上并固定,将精液管调整到输精衣开口的位置,迅速用手它给饲养员。
注意:温度(恒温杯、温度计)和时间(秒表)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执行。
授精技术
用一次性干净纸巾将外阴两侧擦拭干净;一手正确握住宫颈,另一只手慢慢插入输精枪,避免损伤宫颈及子宫粘膜;授精部位是子宫体。授精时间为从开始采集冷冻精液到配种结束在2分钟内;如果授精持续10-12小时,则使用同一头公牛的精液再次授精(修复)。
分发后工作
确定精液是否回流。如果是,则需要更换;外套是否含有血液或脓性分泌物(以确定宫内环境);判断注射是否成功;做好配种后标记和配种记录; 24小时内监测发情期,确认是否需要补充;垃圾回收处理
注意:每头牛的饲养,都需要及时记录和检查。
妊娠测试会议
B超或验血(28天-32天);
人工检验(60天、90天、150天、210天);
育种者必须做到:准确性、责任感、执行力和及时性。
注意:做60天和90天妊娠试验,及时补充孕牛。
流产管理
流产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机械、压力、疾病、营养。大多数流产是由疾病(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犬新孢子虫、BVDV、IBR等)引起的,而营养性流产主要是由霉菌和毒素引起的。对发现流产奶牛登记转入群的,及时登记,跟踪监测和产后监测流程一致。对流产的胎儿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场严格消毒,并采集血液送检测传染病。
生殖障碍
子宫疾病(子宫炎、子宫脱垂、胎膜不下、子宫肌瘤、子宫粘连);
卵巢疾病(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持续性黄体囊肿、排卵延迟、卵巢肿瘤、卵巢静止、卵巢功能减退、功能不全、萎缩)。
禁养牛的管理(公司制定禁养牛的标准)
产量低:奶牛健康状态下,305天产量不足8吨,第一头犊牛日产峰值不足25公斤;
长期配种不孕:同一妊娠期长期配种8次以上不孕奶牛;
宫颈闭锁:正常发情但输精枪无法插入子宫的奶牛,必须经过科室主管检查后方可输精枪插入。
乳房下垂:乳房韧带松弛或乳房严重下垂至飞节以下,影响奶牛正常挤奶;
乳房区域坏死:两个或两个以上乳房区域坏死;
子宫肌瘤:子宫增生或粘连;
产道拉伤:产犊时出现外阴撕裂或阴道严重脱垂,经长期治疗仍无法治愈的犊牛;
习惯性流产:奶牛在一胎的泌乳期内流产2次及以上;
子宫粘连:两侧子宫角与卵巢、输卵管粘连,输卵管有明显结节的牛;
先天性发育不良:一般指牛子宫、卵巢发育不全或身体发育不全的牛;
蹄病及骨骼畸形:牛肢蹄严重变形或严重骨骼畸形影响牛的运动;
其他:其他不适合饲养的牛。
注:繁殖障碍牛的配种和禁止配种管理需要高技术配种人员的参与,防止因判断失误造成损失。
营养管理
如果牛没有其他疾病但不育,则需要先消除饲养因素,然后再检查营养管理问题。
膳食能量:负平衡、身体状况问题过低或过高;
膳食蛋白质:缺乏和过量的问题;
膳食矿物质元素:Ca、P、Cu、Zn、Se、Co、Mn、I、Mg等平衡需要问题;
膳食维生素:VA、VD、VE缺乏问题;
饮食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
4
总结
大型牧场需要分析饲养、营养等数据,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制定程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做好养殖失调牛的管理,抽调高水平饲养员跟踪处理,及时提出对策,通过培训提高技术能力;
四、各环节细化管理:
加强围产期喂养管理,缩短能量负平衡周期;
提高牛的免疫功能,预防对养殖影响较大的乳腺炎、蹄足病等疾病的发生;
提高发情识别和及时授精的技术水平;
加强子宫净化工作(通过产后监测,做好子宫评分为3分的牛的管理,避免影响后续发情受孕率);
合理应用生殖激素,提高生殖疾病诊治能力;
加强生殖监测,提高早孕识别能力(B超);
加强孕牛保胎工作,减轻应激。
最后,做好奶牛繁殖管理需要规范操作,强化监督和落实。除了加强繁殖的细节管理外,还需要加大牧场的繁殖投入(激素使用、劳动力成本等),提高成年奶牛的受胎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牧场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