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雅士利国际公告称,集团预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润(不包括下述一次性减值拨备)将高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润。 利润增加10%到20%。但鉴于本集团认为多美滋业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经营状况未达到预期,本集团将对多美滋业务计提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一次性减值准备。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集团预计亏损不超过人民币1.89亿元。
据悉,多美滋于1946年诞生于欧洲,其前身新安乳业公司是上海崇明岛的一家小型农场企业。公司成立于1987年,主要生产低价袋装牛奶。 1992年底,引进丹麦宝龙外资银行资金,成立智能营养乳业有限公司。公司于1995年中期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奶粉。 2006年被荷兰公司NUMICO收购。 2007年被达能收购。 2008年12月,更名为多美滋。婴儿食品有限公司。其后于2015年被雅士利收购。
2015年12月,雅士利以现金12.3亿港元收购达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中国全部股权,多美滋中国成为雅士利间接全资子公司。雅士利当时表示,多美滋中国的营收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多美滋中国的销售网络,将有助于雅士利集团拓展一二线城市的市场,特别是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合肥等地。
年报显示,2016年5月,雅士利完成了对多美滋中国的收购,形成了由雅士利、瑞步恩、多美滋、Arla、恩施等品牌组成的婴幼儿奶粉品牌矩阵。多美滋主要完成渠道整合,进军三四线市场。 2016年第四季度,雅士利为多美滋提出“重返洋品牌前四”的目标,主攻中高端奶粉市场。
但受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国产奶粉崛起等影响,2018年以来外资奶粉品牌业绩呈现下滑趋势。据渠道介绍,过去“四大奶粉”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主要有惠氏、雅培、美赞臣、味噌。如今它们已被飞鹤、伊利、君乐宝、傲游“新四大粉”所取代。四大品牌回流外资的目标并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