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尔滨”文化旅游火爆。炎热的“雪”之中,原本是热门打卡地的飞鹤(哈尔滨)智能产业园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智慧工业旅游为冰城旅游经济再添一把火。近日,财经作家、标杆工厂创始人吴晓波带领一众企业家来到飞鹤(哈尔滨)智能产业园,参观了吴晓波曾经口中的“先进奶粉工厂”。
据了解,飞鹤目前拥有11家现代化核心工厂。该工厂是飞鹤最新的智能工厂之一。 2020年建设,2022年投产,2023年成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是乳品行业唯一入选的智能工厂,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用“黑科技”打造“行业创新”
参观中,同学们了解到,飞鹤的研发创新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去年,飞鹤甚至提出大脑开发战略,勇敢涉足“脑科学”无人区,并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哈佛BCH(Harvard BCH)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生命早期大脑发育的深入研究,引起业界巨大关注。
与此同时,飞鹤在研发创新上也涌现出众多“行业创新”。例如,飞鹤创造了“流式细胞仪”,这是全球乳制品行业的首次应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验证生产设备的清洗效果,确保每次生产前,设备内部充满细胞,微米级清洁度。在全球食品行业,飞鹤仍然是第一个敢于使用“细胞级”标准进行微生物验证的公司。
飞和创的“在线近红外”设备应用,可一秒扫描奶粉中10余项指标20余次,并在3-5秒内输出检测结果,实现“秒级监测”。
正如吴晓波所说,“飞鹤的模式非常罕见,因为飞鹤以制药的方式管理食品。”飞鹤工厂的清洁工作区洁净度等级为10万级,为医药级标准。这里“没有一滴水,也没有地漏。”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彻底杜绝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交叉感染。
有同学感慨地说,飞鹤让他看到了科技与传统制造的完美结合,看到了智能制造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变化和飞跃。 “这真是一座为未来而建的未来工厂。”
用“数字化”打造“智慧供应链”
飞鹤的数字化布局可以向前延伸到奶源,向后延伸到消费者。产品生产出来后,如何才能尽快交付给消费者呢?打造智慧供应链已成为关键。
在数字孪生系统和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支持下,工厂的成品在生产当天就可以聚集到中央仓库,并通过灵活多样的物流模式发送到销售终端。
据悉,飞鹤完整的分级分销供应链已服务全国2800多家经销商和近10万家门店。
飞鹤打造的整套环节,真正实现了从牧场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到市场销售的整体数字化升级,全流程可追溯。供应链端、生产端、消费者端之间的“透明互信”形成正反馈循环,对行业和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用“笨方法”打造“好品牌”
飞鹤的前身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的昭光农场。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最早的奶粉企业之一。 2001年改制,成立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在接下来的中国乳业“黄金五年”中,飞鹤并没有急于扩大生产、抢占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奶源的安全和质量,飞鹤选择了自建牧场的“笨方法”。
在北纬47度黄金奶源带的黑土地上,飞鹤用10多年时间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条完整产业链。基于农场、牧场、工厂的合理布局,飞鹤将产业链浓缩成几个重要的数字:“半小时”、“2小时”……
“半小时”是指作为奶牛饲料的主要来源,农场收获的青贮玉米将在半小时内运送到牧场,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有氧发酵产生霉菌,影响奶牛的健康。奶牛。
“2小时”要求农场产出的鲜奶在10分钟内降温至0~4摄氏度,并以全封闭方式运输至工厂。从挤奶到加工成粉的整个过程不超过2小时,从而形成了“2小时生态系统”,这也带动了全球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新鲜升级。
有时候,一些看似“笨拙”的方法,却能让企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2019年,飞鹤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同年,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国外品牌。 2023年,飞鹤市场份额将达到21.5%,连续五年稳居奶粉第一。
正如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所言,做生意和做生意是两件事。做生意可以是短期行为,但做生意一定是长期的,最终是价值观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