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具有60年规模化奶牛养殖历史的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荣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中国奶仓”文化起源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里诞生了北大荒第一头奶牛、垦区赛牛赛事第一头优质奶牛、第一个奶源基地、第一个乳品品牌完达山、首届国家食品质量奖(银牌)和首届全国食品质量奖(银奖)。专利乳制品(乳珍)、第一个现代化奶牛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奶仓”。
01
打造黄金奶源奶仓
牡丹江分公司地处北纬45世界黄金奶带、“世界三大黑土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60年前,国家统筹从北京、上海等地调运750头优质奶牛到8511个牧场,在黑龙江垦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奶源基地和第一个“奶牛示范基地”。
2002年起,8511农场建立了第一家散栏养牛场。近年来,850农场、855农场、858农场、庆丰农场等10个农场相继发展规模。 18座大型牧场成为分公司“中国奶仓”建设项目的“四梁八柱”,成为完达山乳业重要的奶源基地。截至2022年底,分公司奶牛存栏总数达到4万头,其中1000头以上奶牛场14个,5000头以上奶牛场4个。还建立了垦区首个万头奶牛场。
牡丹江分公司按照“科技、绿色、品牌、品质”四大农业发展方向,打造“中国奶库”,绘制了“5万头奶牛,产奶20万吨;9家奶牛”的地图。单产10吨奶牛12头,目标是“每吨建设5个奶牛场;年产胚胎2万个,打造国内领先的奶牛胚胎产业基地”,8511农场被定为“专业奶牛场”,以表带面,以点带面,精心打造奶业示范区。
走进北大荒集团8511农场涵江万家奶牛场,刚入住的4700多头从新西兰进口的A2级“洋奶牛”正在舒适的“床铺”上悠闲地享用着营养师准备的营养餐。 “这些带有A2基因的奶牛是从15000头奶牛中挑选出来的。由于A2奶的分子结构更接近母乳中的-酪蛋白,因此市场很受欢迎,每公斤的收购价格比普通牛奶高“牛奶,卖多了就得一元多了。”邗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经理郑雷说。
奶牛个体产量是奶牛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奶牛养殖企业依靠科技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为顺利实施“中国奶仓”建设,分公司把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作为制胜的“王牌”。
“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在引进国外优质奶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奶牛繁育交配、后备奶牛基因组检测、高峰期营养平衡控制等先进技术。加快奶牛品种改良,促进单产提高。 “分公司农业发展部的姜明,拥有近20年的畜牧养殖经验,见证了分公司奶业的发展。
目前,庆丰、8511等3家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与加拿大等科技公司合作,自主开展胚胎生产和移植,可将牛群改良时间从5年缩短至1年,并生产胚胎每年。 1800件,实现北方寒冷地区外胚型工业化生产的突破。
02
牛奶仓库里的北大荒模型
标准化的牛棚、TMR精准饲喂、现代化的挤奶厅、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先进的粪便处理设施……走进分公司的大型牧场,这些都是标配。经过多年的养殖探索,分公司的养殖模式和商业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宝”。
“你看,奶牛两只耳朵上的不同颜色的耳标也很有讲究,详细记录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产犊情况、产奶量等情况,通过我们的电脑控制中心就可以知道。” “黑龙江省奶牛大王”、奶牛养殖厂总经理胡玉峰说。 2008年开始走出国门,带领合作社与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率先采用散栏饲养、混合日粮、群体管理、挤奶等方式。客厅。两次集中挤奶、全程监控等现代化管理模式,对垦区乃至黑龙江省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被誉为“千牧模式”。近年来,经过专家和分公司农发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完善总结,发展成为奶牛舒适度、信息化管理、全混合日粮、奶牛群体改良等一系列饲养管理模式。计划等,并已在分公司实施后,被辖区内其他牧场复制使用,带动了奶牛总产量的增加。安兴、千亩奶牛养殖合作社单位面积产量均超过12吨,安兴奶牛养殖合作社位居集团第一。截至2022年底,分公司鲜奶年产量超过16万吨,占北大荒完达山乳业采购鲜奶的一半以上。
在业务模式上,分公司建立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体制,开创了“奶奶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业务模式。 2021年,分公司深度整合850、855、858等15个大型奶牛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成立将军牧业集团,对新产品进行统一营销、统一推广。技术、统一品牌名片、统一新产品研发、统一社会服务运营。
“今年,完达山乳业和富康公司成为我们乳制品企业的股东,两家公司占股34.03%。有了乳制品企业的参与,不仅解决了上游原奶源价格波动的问题。” ,也打破了生产加工脱节的壁垒。”邗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牟成武对“奶奶一体化”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分公司牧场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级奶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单位和“AAA”级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奶牛养殖示范场”、省级北方寒区乳业研究院等称号。
国家版权局授予分公司“中华奶仓”文化渊源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03
奶仓建设激活产业链
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分公司大力实施“种有机草、养健康牛、卖绿色牛奶”战略。
为保障奶牛“口粮”,分公司加快现代化种养一体化发展建设。 2022年,“粮改饲料”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带动青贮饲料种植。在实现饲草国产化的同时,10余家牧场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拓宽了种植户收入渠道。 “合作社规模化养殖、种植,我又有了一份收入。 3000亩地,机械耕作成本每亩约120元,纯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庆丰农场农民张玉阔已经为合作社种地三年了,他的口袋里有鼓鼓的,他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支持开展奶农一体化试点。牡丹江分公司已形成集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越紧。
“在优质奶源的保障下,我们富康牌牛初乳的销量和产能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占国内牛初乳销售市场的10%。每年使用原牛牛奶原料720多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产品研发和推广,打造福康+皇都双品牌。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宋贵阳说。依托优质奶源,完达山乳业、富康公司、黑兔妈妈等3家乳品加工企业纷纷建厂,并与农场保持长期合作,共为其提供了5万吨奶源。每年均实现总产值38亿元。
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方面,分公司积极推动粪便还田,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工程,建立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区2万亩,还田粪肥13.9万亩。山石奶牛场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以农养畜、以畜兴药、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据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猛介绍,他们推广利用秸秆转化畜牧养殖粗草技术,每年可降低畜牧养殖成本135万元以上。他们还把牲畜粪便经过催熟发酵后制成有机肥,价格为每平方米80元。产品以合理价格销往北阳种植户,为畜牧业增加收入130万元以上。 850农场采用“畜牧养殖+生物技术+农业种植”的方式,利用28000平方米示范基地的资源,生产优质蚯蚓有机肥,种植蚯蚓肥6600余亩,使有机稻成为优质有机稻。市场上添加的产品。最畅销的产品,物超所值。
为了做出足够多的“牛”文章,支部深入挖掘奶牛养殖文化资源。 2023年,继续加大8511农场乳品博物馆改造投入,科学规划观光走廊、机器人挤奶站、乳制品加工车间、科普互动体感游戏区等旅游功能区,实施“农畜牧业“工旅”产业,充分激活优势产业发展新引擎。
多年来,分公司先后通过了“有机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学生奶源基地”等多项认证。充分展现了“中国乳仓”垦区畜牧业的领先地位。众多的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前进的动力、蓄势待发的动力。
牡丹江分公司正以强劲势头抢占高寒地区生态奶业发展新高地,为北大荒“二次创业”再添丰硕成果,为推动乡村振兴、奶业振兴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