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生育危机。出生率自1987年以来一直在下降,2016年以来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出生1880万婴儿)。去年,出生婴儿数量达到1949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仅为960 万。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因为结婚人数也在下降。虽然在2013年达到峰值1350万,但去年下降至680万。
尽管北京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激励措施来提高生育率和结婚率,但许多中国消费者认为,养育孩子成本太高、压力太大且竞争激烈,不适合结婚生子。相比之下,饲养宠物更为简单,导致宠物拥有率与出生率成反比飙升。
尽管出生率前景普遍黯淡,但去年960 万的出生人数仍然高于阿联酋、以色列或瑞士的人口总和。
此外,许多决定要孩子的夫妇都确保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开始,其中包括购买最安全、最有效的产品。从中国婴幼儿营养补充品的销售情况来看,虽然去年出生率下降了10%,但根据中国瘦子补充跟踪器的电商销售数据,近三个月总销售额同比增长33.9%——同年。
这对于外资品牌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外资品牌占该品类市场收入的91.5%,远高于整个保健品品类外资品牌占比68.1%。外资品牌的主导地位反映出,去年出生的近千万婴儿的大多数父母仍然比本土品牌更信任外资品牌。这也体现了国外品牌的成熟度更高。
对外国品牌的偏爱并不局限于一两个国家。中国消费者一直对世界知名品牌持开放态度。婴童用品畅销品牌前五名分别是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和加拿大。
虽然国产品牌正在逐渐蚕食市场份额,但不少品牌都含有国外成分,比如国内最畅销的婴幼儿保健品的关键成分严重依赖进口。
通过分析这个品类数据,我们可以对食品饮料、美容、健康、宠物食品等其他品类获得一些有趣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者对成分非常敏感,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DHA、益生菌和海藻油。这些成分可以获得比市场上现有产品如钙和锌更多的益处。高溢价。
中国家长不仅看成分,还考虑产品的纯度、浓度、来源、吸收率、易吸收性,这些都是他们在网上了解到的。产品成分和组合的创新可以推动销售增长。与许多其他类别一样,明显转向更天然的产品和产品来源。尽管大多数产品的溢价有所下降,但去年销售额增长了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