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奶粉行业大新闻:美赞臣被母公司利洁时以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亿元)出售给春华资本。
美赞臣品牌在购买4 年后被利洁时出售。
没抓住。
你一开始为什么要买它?
四年前的2017年,利洁时以约179亿美元收购了美赞臣,这是利洁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当时,利洁时在中国的业务只有杜蕾斯、滴露等少数几个品牌赚钱,其他业务则没有赚钱,这拖累了整个中国地区的利润。
问题在于,美赞臣净利润从2015年开始下滑,2016年净利润开始下滑,导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
那么,为什么您应该购买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呢?
因为美赞臣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是在中国,因为当时中国正在实行二胎政策。政府和公众都相信中国奶粉市场的需求将会激增。
这样的预测,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二胎政策只是短期稳定了市场,但并没有阻止出生率继续下降。
现在回想起来,母婴行业的人都知道,2017-2018年是行业的重大转折点。
收购一年后,利洁时2018年财务报告显示,美赞臣在中国不断增长。
但进入2020年,财报的表述却出现了急转直下:大中华区婴幼儿营养食品业务下滑;其次,将对大中华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进行战略评估。
“战略审查”是一个外交术语,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正在考虑是否保留美赞臣大中华区”。
难怪一位分析师当时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新管理层就这个多年问题迅速采取行动。”
这句话表达了三个意思:问题存在了多少年(一共3年,“几年”是多少年?);第二,这个问题是旧管理层的错;第三,新管理层没有包袱,是时候快速斩断烂摊子了。
与此同时,也有人直接敲锣打鼓,建议将美赞臣卖给达能。
为什么现在卖?
问题是:尽管二胎政策没有达到预期,尽管中国的生育率下降趋势在中期内不会逆转,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可以赚钱的市场。
公告显示,2020财年,美赞臣大中华区婴儿营养品业务净利润为8.61亿英镑(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营业利润为8500万英镑,净利润率9.87%。
这个净利润率水平在制造企业中不高也不低,可以接受。
为什么要在一个仍然赚钱但利润不如以前的市场上出售呢?
更何况,过去赚钱都是靠着巨大的人口红利。这本来就不是正常的利润。现在只是恢复正常利润而已。为什么要卖呢?
对于大中华区婴幼儿营养食品业务的下滑,利洁时给出了几个原因:1、受到中国香港跨境贸易限制的影响; 2、2020年第四季度价格战,尤其是大型母婴渠道; 3.本土品牌竞争加剧。
我们认为,美赞臣在中国大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其中,美赞臣的市场主要在一二线城市,过去主要由外资五大品牌主导,市场份额一直比较稳定。任何人想要抢占更多份额,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换句话说,进一步投资争夺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的边际效应将会非常递减,从资本回报的角度来看并不划算。
其次,一二线城市是生育率受到抑制的地方。这甚至不是股票市场,而是减持市场。并不是说它已经到了天花板,而是天花板正在下降。
第三,飞鹤等本土品牌正在进攻一二线市场。去年9月,飞鹤在标志性一线城市北京超越惠氏。
再加上永远不会下去的三四级市场。
综上所述,美赞臣能做的市场正在萎缩,美赞臣在这个萎缩的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会萎缩。
市场总量在萎缩,但如果市场份额反而增加,那还是一门好生意。
双萎缩更可怕。
像利洁时这样的跨国公司非常清楚“市场份额”的重要性。市场份额带来的垄断或准垄断会降低做生意的难度,这就是“市场份额红利”。甚至可以说,利洁时这样的跨国公司的内部规律决定了它只能做市场占有率高的业务。由于跨境经营管理本身存在困难和损失,需要“市场份额红利”来对冲。
显然,利洁时看到了美赞臣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危机。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目前还没有爆发。毕竟现在美赞臣的规模已经摆到了,但是趋势却不容乐观,因为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大部分奶粉品牌都是随大流。目前,仅有少数近年飙升的中国粉饼品牌逆势持续飙升。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经历过多次完整的经济周期,他们深知周期的低谷期是自己杀死对手的时期,是行业整合的较好窗口期。
此轮整合是不可逆转的。别的不说,两年后,2023年第二轮奶粉新政将从牌照角度修复这一格局。
业内有个笑话:中国粉丝红了,是时候入党了。
尤其是当地大中型母婴连锁店的老板们在遭受市场的狠狠打击后,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作为“从商品到货币的惊心动魄的跨越”,零售商在这个核心环节的态度很重要。
还不如趁早投降,还能卖个好价钱。
事实也证明,最终成交价格比比利时出价的20亿美元高出2亿美元。
也算是一件圆满的功德了。
为什么要抢劫?
利洁时在卖美赞臣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吸引了大批人抢购。
飞鹤、君乐宝、伊利、新希望乳业、凯雷与中信资本、KKR、红杉资本……
他们都是巨人。
如果利洁时手中的烫手山芋放到这些家庭手中,是否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这确实是可能的。
美赞臣比马瘦得像骆驼。毕竟它的销售额是数十亿的销售额,这对于争夺市场份额的中国粉体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砝码。
30%是寡头垄断级别的市场份额。当达到这个水平时,公司相对安全,在各方面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并享有“市场份额红利”。
这个份额是以前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如今,飞鹤经历了营销军备竞赛,向同行证明,中国奶粉市场仍然是一个以营销为导向的市场。几乎”。
同一手牌取决于谁在玩。
12年前,国内运动品牌安踏在质疑声中收购了亏损的意大利品牌FILA的中国业务,并将其引入安踏的渠道体系。由此,FILA在中国迅速成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2020年底,FILA中国营业额接近200亿。
今年,安踏的年营收为355亿。
如果飞鹤、君乐宝、伊利中的任何一家将美赞臣引入自己的渠道体系,美赞臣的未来还会黯淡吗?
要知道,国外老牌奶粉品牌之所以迟迟无法进入三四线市场,用当地一位母婴渠道商的话说,就是“他们的人不接地气”。
如果让这些全国球迷的本土狼队运作呢?
从这笔溢价2亿美元的交易可以看出,双赢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掉落是一个很好的投掷。
接下来的问题是:浓眉大眼的美赞臣都投票给共产党了,那么其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