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婴幼儿营养意识的不断增强,婴幼儿的消费习惯逐渐从单纯给孩子购买奶粉等主要婴幼儿食品,转变为购买辅食来丰富婴幼儿的饮食。并且随着辅食市场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辅食的需求也逐年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辅食是宝宝6个月后必须添加的食物,其迫切需求特点还有待充分挖掘。
01
对辅食的刚性需求愈发明显
目前市场上,米粉、果泥、面条、饼干等各类辅食品牌越来越多。其中既有传统的辅食企业,也有近两年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品牌。婴幼儿辅食已从传统的家庭自制转向外购。市场销售的成品多样化。
由于90、95后已成为育儿主力军,他们的育儿理念和消费需求与传统父母完全不同。新一代父母在更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品质,倡导科学育儿,更加“精致”。婴幼儿用品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婴幼儿辅食的刚性需求特征也较为明显。
据《2020年Q1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运行监测报告》显示,受育儿观念转变等因素驱动,近年来婴幼儿辅食行业年均增速超过18% 。从消费角度看,22.7%的受访网友自制婴幼儿辅食,但抱怨费时费力,而47.8%的受访网友选择购买现成的辅食。总体来看,78.2%的受访网友对婴幼儿辅食产品表示满意,这也意味着新一代父母对婴幼儿辅食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因此,近两年,市场上除了基本的米粉、面条等产品外,肉酱、豆浆、年糕等各种产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成为热点。购买。
02
网上人气很高
捷数咨询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上,从Top 20搜索词来看,品牌搜索词搜索量占比最大,达到61.27%。 Top 20核心词中,米粉、面条、饼干、果泥的搜索量最多。其中,米粉搜索量接近140万。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用户在购买时有明确的品牌意向,而且很多用户对该品类都比较熟悉。
事实上,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知道可以添加辅食了。因此,“婴儿辅食”长期成为母婴行业的热搜词。 2020年小红书母婴行业前20热搜词中,超过70%的婴儿辅食上榜。
此外,辅食品牌点评、自制辅食教学等成为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热门母婴笔记和视频。仅在小红书平台上,就有254万+条辅食笔记,还有辅食评测笔记10000+篇。
抖音平台上,“#宝宝辅食”话题播放量达299.8亿次,辅食相关话题播放量过亿的话题已有10个。辅食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目前,不少年轻消费者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花费较长时间。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喜欢追逐潮流。他们对网红推荐、直播文化非常感兴趣。受到青睐,而相关话题的高关注度也意味着品牌可以适当倾斜宣传重点。
尤其是我小鸭、秋田漫漫等新品牌的崛起和发展路径几乎全部在线上,这也为辅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03
需要加大关注力度
尽管消费者消费方式日趋多元化,线上消费不断增长,但线下门店仍是母婴消费的重要贡献者。数据显示,高达44.4%的消费者会选择在母婴店购买辅食; 42.4%的消费者会选择在超市购买谷类辅食。
对于终端门店来说,奶粉品类一直是主要利润来源。但随着奶粉市场价格战的持续以及市场乱象的影响,加上终端门店开新客难、入店率低,奶粉品类已经成为该品类的毛利贡献业绩下滑,门店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支撑。从渠道角度来看,市场人气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辅食需求的不断上升,使其成为门店的新增量。
据数据分析,2008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仅为35亿元,2019年以后,婴幼儿辅食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超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1%。 2021年,三孩政策的实施也有望促进辅食市场的发展。预计2023年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6.3亿元。
因此,在对待辅食的态度上,终端店也需要更加重视,注重运营。前两年有奶粉作为支撑的时候,很多店家可能都把辅食视为附带、可有可无的品类。然而,随着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对辅食需求的双重增加,辅食的身份和重要性也需要改变。
04
终端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商店来说,导购员应该对奶粉相关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但对于辅食产品来说,他们可能还是更注重产品的推广,辅食喂养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此外,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辅食产品的陈列管理和活动设计有待加强,从而更好地挖掘辅食的潜在消费力。
之前逛市场的时候,我发现很少有辅食品牌设计过令人难忘的营销活动。他们最多只是在陈列中添加一些符合品牌基调和产品特点的装饰。大部分辅食活动包括满折、三件折、同类产品99元。婴幼儿奶粉市场流行的妈妈班、运动会、亲子活动等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做这项活动的辅食品牌很少。
这当然是因为辅食的单价和利润不如奶粉。开发投入不多也是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商店的问题。大多数辅食品牌还停留在“温饱一线”,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支撑市场的发展。也是关键。
但并不是说没有品牌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英氏提出辅食阶段性喂养理念后,今年围绕渠道销售提供实施支持,让门店自主设计相应的促销活动。对于门店来说,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销量,门店占有率和复购率也不错,打破了渠道运营的难度。这值得我们借鉴。
05
普及率不高,教育尚未完成。
在当今营养精细化的时代,婴幼儿辅食营养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认识到,专业的辅食产品被市场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但在渠道端,辅食仍需充分探索,延长消费者消费周期,品类才能进一步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婴幼儿辅食的普及率较低,仅为25%左右,而欧美国家的普及率已达到80%。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有提升空间和市场潜力,但也说明国内辅食的市场教育尚未完成。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发展报告》也指出,与婴儿奶粉市场的繁荣相比,我国婴幼儿奶粉的研发和生产而幼儿辅食的产品品种、行业和市场销售还比较单调。国内企业处于成熟度较低的状态,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行业思考:不可否认,辅食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但其不可或缺的属性需要品牌和渠道的共同建设,潜力也需要深度挖掘。企业可以针对当前喂养精细化、个性化的趋势,加强研发,使辅食产品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的需求。他们还可以加强营销,让更多人认识并消费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