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期待,真正的健康“食品”终于来了。
2021年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要求》)的公告,其中凝胶糖果食品剂型均包括保健食品注册产品剂型。这也意味着,在注册制度下,营养软糖终于拥有了——“凝胶糖”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合法”地位。那么,注册制度对“凝胶糖果”提出了哪些技术要求呢?其中哪些技术要求值得特别关注?新营养时报采访了参与制定技术要求的企业之一仙乐健康。
问:为什么叫凝胶糖果而不是软糖?
答:虽然“软糖”这个名字比较形象,在市场上广泛使用,也被广泛认可,但由于“软糖”没有明确的法规来源,所以法规将此类产品的属性明确为“凝胶”。糖果“”。
问:凝胶糖果有哪些类别?不同类别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参照有关凝胶糖果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新出台的技术要求包括植物胶型、动物胶型、淀粉型、混合胶型、夹心型、包衣型等多个类别的凝胶糖果。涂层抛光型等7个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性能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如干燥失重)以匹配相应的生产工艺。
问:可用于凝胶糖果形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的市场需求是多少?产品发布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
答: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人体的基本营养素,消费者有一定的认知度,比如钙对骨骼的作用、维生素C对免疫力和皮肤的支持作用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进一步研究。科普教育,如维生素D在免疫中的作用、胆碱对于儿童成长的必要性等。针对目前市场对情绪舒缓、免疫力、美容健康的需求,不同的矿物质会起到不同的补充作用。然而,有些维生素非常不稳定,例如维生素D、叶酸和一些维生素矿物质,它们会相互作用而导致不稳定。为了保证最终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这对产品配方设计、过程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更高。
问:除该批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中的原料外,同时发布的“五种保健食品原料”正式实施后是否可以以凝胶糖果的形式注册?
答:由于已批准注册的凝胶糖果产品集中在营养补充剂领域,审评中心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优先开放较为成熟的营养品类作为凝胶糖果的可用原料。目前,仅提供凝胶糖果类别的糖果。原料目录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以凝胶糖果的形式使用;但2021年6月同步实施的鱼油等五种功能性原料不能用于凝胶糖果注册。
问:在灌装凝胶糖果剂型时,对辅料有什么特殊要求吗?现有保健食品辅料目录中的所有辅料都可以用于备案吗?
答:保健食品注册辅料目录主要收载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如明胶、卡拉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如乙基纤维素)以及那些可作为食品原料的一些常见物质成分(如白糖)。对于软胶囊等常规剂型,您可以自由选择目录中包含的所有辅料。对于凝胶糖果,作为一种食品形式,审评中心在讨论过程中,从辅料种类和用量的安全性等方面充分考虑了食品的应用要求。基于安全性和必要性,本次2021版辅料目录中,增加了辅料在凝胶糖果中应用的备注,即排除使用标准仅为药品标准(纯净水除外)的辅料。 GB 2760中规定,但其使用范围不包括凝胶糖果用辅料,以及GB 2760中未纳入的麦芽糊精、异麦芽酮糖醇。
此外,GB2760规定的辅料目录中有26种辅料。用于凝胶糖果注册时,按照严格原则,以两者的下限作为使用标准。
问:作为参与技术要求制定的企业,注册实施后如何才能更快发展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仙乐可以分享什么?
答:凝胶糖果是一种典型的食品形态,注册制度的实施将使消费者更加爱上营养补充剂。但要保证糖果中营养物质有效稳定,还需要对胶体、配方和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仙乐健康在营养软糖方面有15年的专注研究和储备。它结合了不同类型,评估并积累了大量的公式数据,希望在市场需要时能够快速转化并提供。
问:关于软糖的含糖量,技术要求是如何规定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参照《糖果分类》(GB/T 23823)中“无糖”的定义,制定无糖凝胶糖果“单糖和二糖0.5g/100g”的指标。基于低糖凝胶糖果缺乏明确的监管定义,目前凝胶糖果的备案技术要求不包括低糖类型。
公开数据显示,仅用了4年时间(2014-2018年),全球营养软糖销量就翻了一番。事实上,软糖很早就超越片剂成为世界第三大膳食补充剂剂型。 (前两种分别为软胶囊和粉剂)。另有数据预测,2022年美国营养软糖销售额将超过86亿美元。营养软糖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保健食品零食日益明显的需求,使得凝胶糖果纳入健康大势已成大势所趋。食品注册剂型。随着法规标准的进一步规范,以凝胶糖为注册剂型的保健食品必将带动行业新的增长点,为营养健康行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