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多数新生代父母愿意主动了解产品、品牌等相关知识。随着消费者对辅食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加严格,对高品质的需求开始旺盛。
“婴幼儿标签”的提出,为辅食零食企业提供了更高的标准,推动整个行业迈向高品质阶段,也满足了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诉求。如今,“婴儿标签”产品不断增多,从以前的“卖点”逐渐成为辅食市场的一种趋势。
01
以“婴儿标签”为卖点
目前,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主要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婴幼儿罐头辅助食品GB 10770-2010》、《辅助食品》营养补充剂GB 22570-2014”等
一些辅食企业开始响应政策号召,以“婴儿标签”为卖点,推出更高标准的产品,以区别于其他企业。随着行业内“婴幼儿标签”产品的增多,“婴幼儿标签”逐渐从一个“卖点”变成了一个小趋势。
例如,盈氏新子品牌“盈氏一格”经过一年的探索,诞生了。是严格按照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生产的品牌,还提出了“辅食五级精准喂养体系”理念。英食一格的产品包括全系列辅食米粉、全系列面条、点赞饼干及牙胶棒、婴幼儿泰国茉莉米糕等,均为婴幼儿标签产品。
2021年,泰国辅食品牌Bamiela将创新升级产品,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婴幼儿营养面、婴幼儿高钙饼干、婴幼儿米糕、婴幼儿泡芙等产品全面升级,满足婴幼儿标准。幼儿标准产品。
此外,益威全功能婴幼儿肝粉还被贴上“婴幼儿标肝粉”的标签,而笔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旗舰店客服时,得到的答复也是“婴幼儿标”辅食产品。但执行标准为《Q/ABDM0005S-2018婴幼儿粉状辅助食品》企业标准。笔者查询了这个标准,发现虽然它是与《婴幼儿罐头辅助食品GB 10770-2010》标准结合的,但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此外,国鲜朵味、窝小鸭、星铺、木禾农场等越来越多的辅食零食企业也开始布局“婴幼儿标签”赛道,提升产品品质,因此“婴幼儿标签”也是目前市场的一大趋势。未来辅食的发展。
02
辅食开始精细化
过去的辅食往往是米粉、饼干、面条、果泥等稍显传统的产品。但现在,豆浆、年糕、泡芙、威化饼、虾丸等产品不断增多,消费者需求开始多元化。和细化。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母婴消费高端化、精细化、个性化趋势明显,带动母婴市场细分品类发展。在辅食领域,消费者关心的是辅食的种类和种类。要求更加多样化,品种丰富,食材营养,口感更好。
国贤多维将“婴幼儿标签”布局到细分品类。目前该类产品已覆盖溶豆、年糕、饼干、蝴蝶面、牙胶、营养喷雾剂等;星浦和木禾农场也都推出了“婴童牌”饼干。
目前,“婴幼儿标签”虽然仍属于差异化产品,可以作为“卖点”,但已逐渐成为整个辅食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质量提升和行业标准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过,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精细化增长,英标也能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03
消费者关注产品和品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消费者信任选择品牌的理由。 75.3%的消费者主要认为产品质量过硬,72.1%的人认为也与产品销量有关,54.4%的人会选择不。受到负面报道的品牌。
大多数消费者都会信任知名品牌,相信质量会有一定的保证。但新生代消费者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在购买产品时有更多的独立思考。他们不再单纯依靠导购介绍和品牌宣传,还可以自主学习辅食知识、产品、品牌等。
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时,非常关注和关注品牌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36.2%和40.2%。偶尔关注产品品牌的消费者占比为22.0%,而漠不关心的消费者占比为1.6%。而46.4%的消费者会选择回复订单。他们非常熟悉,详细研究过,关注品牌的新信息。 26.4%的消费者知道但不会深入研究。 19.5%的人对此有所了解。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知道有7.7%。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辅食的认识开始提升,“常规”、“概念”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品质、营养、健康等特点,因此辅食提升行业品质是必然趋势。
04
促进行业发展?
《2020京东母婴辅食趋势报告》显示,京东平台营养补充品品类的用户(消费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85后已成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主要购买群体,90后父母的数量更是增加。需要明确的是,他们不再迷恋进口产品和价格,而是注重产品的天然成分和营养配方,推动有机、高端辅食产品快速发展。
在辅食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品牌开始按照婴儿标签进行生产,辅食也变得更加专业细分和精细化,以迎合新生代父母的消费趋势和需求。
据《中国食品消费与创新趋势白皮书(婴幼儿)》显示,影响婴幼儿辅食品牌的主要(负面)因素为:83.0%主要与食品安全问题有关,其他为价格高、质量低、品牌形象不匹配、售后服务差、用户体验差等均占7.0%,而售后服务差、用户体验差则占3.0%。
质量安全问题是辅食行业的立身之本,是发展的基础。 《婴幼儿标签》无疑对零食、辅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技术要求和产品保障,也为辅食企业实施提供了更高的标准。为整个辅食行业的质量提升和有序规范发展做出贡献。
05
行业规范发展
据国家婴幼儿辅食监督抽查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婴幼儿谷类辅食品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监督抽查合格率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91.80%上升到2019年的99.11%。
行业规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消费者对辅食的认识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规范、完整的行业标准。越来越多“婴幼儿标签”产品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辅食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的执行标准。市场也越来越期待监管部门出台更细化、覆盖范围更广的监管标准,共同支持辅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前几年,由于米粉、果泥产品研发时间较长,“婴儿贴”产品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但随着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增加,辅食零食市场开始崛起,比如泡芙、蓉蓉等。豆类等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近年来,不少辅食品牌也对辅食零食产品进行了升级,“婴幼儿标签”产品不断增多。
认知点评:不少产品直接在外包装上或显着位置标注“婴儿标签”,以此作为“卖点”。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愈加强烈,此类产品也成为辅食行业关注的焦点。必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