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0后、2000后为代表的“后浪潮”,即所谓的Z世代群体,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995年和2000年出生的Z世代活跃用户数量已达3.2亿,占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的28.1%。
这群年轻人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或许不是某个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很高的话语权,能够带动整个市场的消费者行为,成为品牌建设和市场驱动的中坚力量。
正因为如此,也有“得少年者得天下”之说。
品牌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就是要准确了解他们的消费态度和内心需求,然后满足他们的消费观,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心。
1、单身热潮:2.5亿人为孤独买单
在经济压力、女性独立、婚姻解放等客观和主观因素下,较大一部分单身人口处于主动单身状态。而且,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和稳定。独居人口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单身经济”的繁荣。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加崇尚单身经济。数据显示,单身趋势下,2.5亿年轻人为单身经济的孤独买单。
单身经济成为主流,带动一人外卖经济增长。比如,以前一个人出去吃饭有点尴尬,但现在一个人吃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其中,外卖和便利店成为单一经济体。惠及产业。
不少品牌纷纷在单身经济上做文章,推出适合单身人群的主题产品,吸引年轻单身群体的关注。例如,2020年,自热食品、酸辣面等较新的细分品类整体市场量将大幅增长。
基于年轻人的孤独,品牌营销也应该更加“孤独”,利用“孤独”的话题进行传播,打通情感沟通的桥梁,更容易和年轻人一起玩耍。江小白是孤独营销高手。他的文案有一种孤独、荒凉、文艺的基调,触动了年轻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在小众群体中迅速崛起。
2、萌宠文化成为时尚生活方式
抚摸猫狗正在成为90后和2000后的时尚生活方式。很多人甚至去购物的时候都带着它们,愿意花钱买宠物。这就催生了萌宠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据《2019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宠物消费(狗、猫)消费市场突破2000亿,数据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可爱的宠物是新一代的流量。如果说孤独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那么养猫这个话题总能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
年轻人在哪里,哪里就有品牌营销触点!萌宠营销正值巅峰,越来越多的猫狗走进镜头,大量萌宠出现在营销界。
喜茶打造沉浸式宠物主题店,为萌宠打造全新社交空间,用萌宠沟通消费者情感,向年轻人展示新的生活方式。
奈雪的茶历史上推出了“猫爪杯塞”,以可爱的宠物为焦点,结合喵喵叫的短片,深入Z世代的年轻人;瑞幸还用猫电影回归年轻人的视野;滴滴联手刘昊然、王一博拍摄治愈系猫咪TVC……萌宠营销俘获了年轻人养猫遛狗的心。
3、外观消费,外观就是品牌生产力
“颜之”源自日语,“颜”是“脸”、“外表”的意思。 2015年左右,“好看”这个词开始在偶像团体中传播,随后被运用到国内综艺节目中,再通过网络的力量广泛流行。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美容经济变得更加流行,原因有二:
一方面,在新的语境下,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征,即它不仅仅指面孔,而是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另一方面,消费升级、消费主体年轻化,也是当下颜值的关键。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且,后浪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他们为自己的快乐付出了代价。这也是这两年很多美妆品牌崛起的原因。
外观经济的兴起,打开了外观消费市场的大门,也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对于品牌来说,颜值是品牌生产力,是进入年轻人视野的敲门砖。
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饮界网红都遵循美丽至上的价值观。无论是产品还是实体店装修,都以美的体验为准则。
三顿半等咖啡行业新晋网红之所以能抢占精品速溶咖啡赛道,也与产品包装的精心设计密不可分。美妆界的日记、花西子等网红品牌甚至将颜值与颜值结合起来。营销,玩到。
4、国潮文化、民族自信与认同
近年来,随着一些国外奢侈品牌融入中国传统元素而走红,与此同时,李宁、老干妈等中国老品牌也随着走进世界潮流而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国潮文化。阶段。
民族文化崛起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因为90后、2000后这一代年轻人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而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也让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原本老套、传统的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他们新鲜时尚的代名词,基于自信的表达,新国货显然给了年轻人一个情感的出口和自我表达的精神需求。如今,购买国货、使用国潮、炫耀国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态度。
作为“数字一代”,后浪对国货的信任和包容,给了中国品牌成长的空间。国潮的流行,让大家看到了新国货崛起的力量。用心做产品、用创意思考的民族品牌不断涌现。 《2019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78.2%的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
目前,越来越多的品牌趁着国潮强劲势头席卷年轻市场,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营销热潮。故宫堪称玩转“国潮”的鼻祖,2019年10月10日当天,故宫低调庆祝94岁生日。仅仅依靠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线上线下都备受关注。
其他品牌也竞相链接国潮IP,为品牌注入国潮文化内涵,让年轻人可以交流,完成心智占领。
5、保持健康、朋克式的日常养生心态
受父辈养生思想的灌输,后浪从小就形成了养生事物的观念。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他们对健康食品也有很高的认知度和需求。
然而,他们不想遵守与长辈相同的规则和规定。一方面,他们不想失去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同时又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朋克健康成为“年轻”与“健康”之间的一大妥协。
所以,有人喝烈酒,坐昂贵的救护车;熬夜,勤奋护肤;熬夜跳迪厅、戴上护膝、给太阳穴抹清凉油……这种“一边求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法背后,是年轻人的自我表达,也是健康人群的自我表达。寻求心理平衡的方式。
而且,这群年轻人的线上医疗消费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天猫医药95后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02%,95后人均购买保健品增加18元。
对于品牌来说,面对年轻人不同的健康需求和场景,应该不断升级,摒弃传统健康思维,迎合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和价值观,抢占风头。
正是因为洞察了年轻人养生新消费态度,元气森林倡导零糖主义,成为击败可口可乐的网红品牌;主打健康美容的燕窝仙炖、同仁堂等老字号都推出了便捷的食用产品,消费场景多样,抓住了年轻人“日常健康”的心态。
6、年轻人的盲盒时尚、社交与收藏心理
小盲盒已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有的盲盒爱好者一年花费几十万,一件稀缺的盲盒玩具在二手市场上可以卖到几千块钱。在微信上,关键词“盲盒”的热度指数已经超越了曾经火爆的“球鞋”,在微博上,话题#盲盒#的阅读量已达2.7亿次。
随着泡泡玛特的兴起和推出,盲盒不再是小众领域,而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目前,盲盒已突破时尚玩具品类,开始渗透到服装、美容、餐饮等各个领域。
盲盒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满足了年轻时尚圈的消费需求。盲盒中的时尚IP具有一定的情感、收藏和社会价值属性,满足了时尚圈年轻群体的陪伴。消费者诉求心理、收藏心理、社会心理等。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有追随者。商家不断在各种产品上尝试盲盒形式,但本质上这是一种利用盲盒的神秘性和成瘾性机制,以特殊的方式让产品产生唤起的营销方式。消费者的注意力是通过一些渠道获得的,从而达到销售最大化的目的。
近年来,宜家、名创优品等零售品牌也加入了自制盲盒产品的大军。据介绍,名创优品近期推出的一款盲盒款式也含有钻石/水晶。最大的钻石重1克拉。这就是所谓的“隐藏模式”,引发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
毫无疑问,借助时尚盲盒营销,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品牌在更多主流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毕竟,盲盒背后,隐藏着一大批热衷于潮流娱乐的年轻人。
7、偶像消费:79.6%愿意为明星点名/投票
2018年,《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现象级爆发,将偶像经济推向风口浪尖。支持、批评、反黑、排名……当粉丝圈里的这些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这两年,随着新后潮年轻人的崛起,他们更倾向于消费偶像、宣扬偶像。偶像。支持偶像代言及周边。粉丝圈的粉丝虽然是垂直的,但并不是小众。从人口属性来看,他们基本都是年轻人,这是品牌重点抓住的目标群体。
《2018年中国青少年社会兴趣白皮书》显示,21岁及以下青少年是追星的主力群体。近89%的年轻社交用户是追星者,79.6%的人愿意积极支持或为偶像投票。约有50.3%的追星者愿意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
此外,年轻人参与并见证偶像的成长过程,促使Z世代专注于成为网络追星群体。比如Owhat Family、超级明星饭团、IDOL、微博超级聊天等,其中Z世代的渗透率高达90%以上。
越来越多的品牌也认识到粉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生产力”,粉丝圈文化成为品牌营销者的必修课。对于品牌来说,想要抓住年轻人,首先要与明星偶像深度联动,撬动明星背后的粉丝经济。
8、泛二维消费,对虚拟IP的疯狂喜爱
事实上,“动漫迷”、“二次元迷”早已不再是小众,而且人群非常庞大。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泛二次元消费人群为3.9亿,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4亿,可见我们正处于二次元文化强势崛起的环境中。
泛二次元用户群体相当年轻,以90后、95后为主,是消费主力。而且,这群人经济上越来越独立,愿意购买带有ACG文化标签的食物、衣服、玩具。
而且,泛二次元用户是一个对个人兴趣有强烈追求、对IP极度忠诚的群体。无论是社区网游、游戏电竞还是网络视频,在二次元文化中长大的Z世代都对虚拟IP有着疯狂的热爱。
正因为如此,品牌纷纷进军二次元,或打造二次元IP,或与二次元IP进行深度合作。品牌普遍以哔哩哔哩作为切入点,因为哔哩哔哩是二次元群体的聚集地,主打硬核二次元文化。
2020年,钉钉的秋丸视频和鬼畜二次元画风引发裂变式传播,实现了出圈目标;香港雀巢的二次元日本漫画广告被网友搬到B站后意外走红;肯德基联名《天官赐福》、《第五人格》等10个热门2D动漫游戏IP,甚至与2D社区Acfun联合开设主题餐厅,给2D用户一个吃炸鸡的理由。
写在之后
通过以上对后浪八种消费倾向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群人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无糖主义、独居文化、国潮汹涌、二次元、偶像消费等,并且有丰富的兴趣和喜好。 Z世代表现出更加细分化、分层化的特征。
品牌在根据这些新的消费趋势打磨创新产品、调整市场轨迹的同时,也需要迭代营销,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倾向。
然而,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后浪潮一代”越来越倾向于在同一场景中享受内容并完成消费。对于品牌来说,品牌需要在同一个场景中完成从心理占据、认知引导到交易促进的产品与效果的整合。
可见,产品与效果的融合是一个品牌在后浪消费下脱颖而出的关键。
所以对于品牌来说,根据目标圈层选择不同领域的KOL或偶像明星,输出内容并投放,打破不同年轻圈层的标签壁垒,更快、更广范围触达Z世代目标群体,成就品牌营销效益。大华。
此外,相比产品的功能价值,年轻人更追求产品背后的品牌价值内涵。因此,品牌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考虑品牌文化的建设,增加产品的精神附加值,让年轻人成为品牌。忠实的粉丝,完成心灵的长期占领。
参考:
1. QuestMobile 2020 Z 世代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