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能力增强,零食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零食主要是人们闲暇、休息时食用的食品。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享受闲暇时光。随着人数的增加,享受休闲零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015年至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22年升至24538元。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也逐年增加,上升到2022年将达到7481元。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者休闲食品消费意愿的增强,为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条件的改善,零食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刚性需求,我国零食市场潜力巨大。
互联网的发展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休闲零食的消费也逐渐从传统的线下消费向线上消费渗透。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食。 2016年至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到2021年突破十亿大关。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扩大至10.67亿。此外,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推动了我国网购便利性不断提升,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达8.41亿。网络购物的出现和发展,让消费者突破地域限制的壁垒,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小吃。这不仅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不同的美食,有更广泛的选择,也让消费者的地方特色小吃正在进入全国消费市场,带动我国零食行业的发展。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零食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不过,与全球人均零食消费量以及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22年,我国人均零食消费量为14公斤,全球人均零食消费量为27公斤,是我国的近两倍。美国和日本的产量会更多,分别为70公斤和42公斤。我国人均零食消费量与全球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022年,我国人均零食消费额为500元,而全球人均零食消费额为942元,美国和日本人均零食消费额分别为4908元和2821元。与全球主要零食消费市场相比,我国零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消费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休闲零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意见》,完善我国消费市场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零食产业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报道: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及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我国零食市场稳步增长,细分市场品种丰富
2016年至2022年,我国零食市场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我国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为小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对零食的需求。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也突破了地域限制,被更多消费者了解和消费。比如北方的驴滚、南方的老婆饼、东北的粘豆包等,零食的跨区域流通也促进了我国零食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现代食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我国零食的种类不断丰富。很多传统小吃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我国零食的市场满意度越来越高,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生长。 2021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将升至1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7.94%。预计2023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元。
从我国零食细分市场来看,我国零食市场产品细分广泛,其中风味零食市场份额最大,占比38%。风味零食包括多种零食品类,其中肉类零食和咸味零食占比最多,分别占10%和8%。肉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文化的兴起,消费者更加热衷于消费低脂肪、高蛋白的肉制品,因此对肉类零食的需求更大。在我国休闲零食细分市场中,烘焙糕点的市场份额仅低于风味零食,位居第二。 2022年,我国烘焙糕点市场份额为34%。我国现代烘焙高峰起步较晚,企业也比较分散。目前,在我国烘焙消费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企业有达利食品、桃李面包、盼盼食品、好丽友等。我国烘焙糕点行业不仅学习现代西式烘焙技术生产西式糕点,还改进了我国的传统糕点。我国烘焙糕点供应产品品种丰富。另一方面,近年来,“仪式感”在我国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人们对生活“仪式感”的需求不断增强。除了鲜花之外,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选择蛋糕作为“仪式感”的体现,这也拉动了我国烘焙糕点的需求。
零食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零食市场以年轻人为主,集中在18岁至38岁之间,这个群体对零食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都比较强。而且,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跟风网红美食,对休闲零食的需求更大。我国休闲零食消费群体中,最大群体是28岁至38岁之间的消费群体,占比46.94%,占我国休闲零食消费群体的近一半。一方面,这些群体往往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因此对零食的购买力较强;另一方面,这些群体大多已结婚生子,对家里的零食需求较大,因此购买零食的频率更高,需求也相对较高。 18岁至28岁消费者占比仅次于28岁至38岁,占比28.17%。这些群体大多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拥有一定的购买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零食有较大的需求。
我国休闲零食的购买渠道较多,其中综合电商渠道、超市和传统杂货店购买频率最高,占总数的50%以上。超市和传统杂货店是我国最传统的零食采购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迅速发展,淘宝、京东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崛起。产品选择更加丰富,购物体验更加便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2021年,我国约72.4%的消费者通过综合电商平台购买零食,甚至超过超市、商场、杂货店等传统消费渠道。其次是便利店和休闲食品店,占比分别为53%和43.6%。近年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综合零食消费品牌发展迅速。他们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专卖店,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此外,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的崛起,以及直播行业的火爆,给我国休闲零食消费带来了新的购买渠道,占比分别为32.3%和19.8%。 分别。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零食的需求逐渐从温饱转向追求品味和享受。 2021年,中国消费者购买零食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口味,占比76.9%。目前,我国零食行业较为分散,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零食企业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出品种齐全、口味丰富的零食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2022年,我国各口味零食销量大部分将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咸味和蔬菜味零食增幅最大,增速各为21%。咸味零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口味偏好,而且比较开胃,因此消费者有持久的消费意愿。近年来,蔬菜味零食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零食成分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2021年,我国60%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会考虑其成分和健康。
近年来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以及养生文化和养生文化的快速兴起,导致中国消费者对零食的健康和营养需求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零食时也会考虑食物的成分和健康状况。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零食正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零食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2022年,我国零反式脂肪酸休闲食品销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速达103%,其次是零色素、零风味产品,增速达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