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品牌数字化布局的出发点都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布局逻辑更多是通过引入“数字化”元素,注重用户体验、渠道建设、效率提升、市场决策。一场“大革命”将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转型带来更多可能性。
当前,奶粉行业品牌持续向上游聚焦,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新的机遇也不断涌现。
从各大品牌近期的动作来看,数字化正在成为品牌商竞争的新出路。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飞鹤(06186.HK)、君乐宝等领先品牌均已在这一赛道上做出布局。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为11%,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经验更为明显。
那么,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数字化能够带来什么?
大趋势
奶粉企业为何竞相数字化?
从行业背景、品牌竞争和市场需求来看,已经是大势所趋。
首先,我们来说说行业背景。近年来,政府密集出台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国产品牌竞争力。尤其是注册制实施后,婴幼儿奶粉行业中未获得配方注册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婴幼儿奶粉品牌数量将大幅减少。行业的快速洗牌意味着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开始。
从品牌竞争的角度来看,品牌也迫切需要精益求精,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战略上,原来依靠多配方策略拉动销量的思路将转向专注于高端、高利润的核心单品的研发和生产,而乳品市场则聚焦于上游奶源源头,在品质上下功夫。版面数字化成为有力的实践起点。
消费方面,随着乳制品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也随之增强。低温奶和奶酪棒的销量年内快速增长。从牧场到工厂的全产业链建设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确保消费者得到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最高品质、最值得信赖的产品。
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能为乳制品行业转型带来多少可能?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先品牌,伊利对数字化转型有着深刻的理解。近期顺利通过奶粉新国标首批金冠,数字化应用走在创新升级前列。金陵冠全新升级的“罐底码”可实现每罐产品的全链路追踪,让产品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全方位保障消费者体验。
飞鹤奶粉也全面启动数字化升级,在专业领域不断完善,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从技术上保障产品品质。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商品管理效率,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终极管理,缩短了产品周转周期,保证产品更快地送到妈妈们手中。
蒙牛还形成了“一把手”领导下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规划了应用场景、能力服务、数据集成、技术组件化、资源共享等数字化转型原则,形成了蒙牛全面转型的路径。 -链接数字升级。在线消费者方面,我们利用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画像和精准沟通;线上渠道方面,我们利用数字化工具帮助蒙牛发展传统渠道、电商平台、宅配业务、社区团购、无人零售等全渠道业务;供应链线上化,核心仓储业务全部线上化运营,数据准确性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在管理线上,我们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荣获中国智慧金融最佳实践奖。
目前,各大品牌数字化布局的出发点都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布局逻辑更多是通过引入“数字化”元素,注重用户体验、渠道建设、效率提升、市场决策。一场“大革命”将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转型带来更多可能性。
充满挑战
行业集中化趋势下,数字化是破局之道吗?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乳制品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母婴消费群体更新换代,奶粉品质追求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集中化趋势明显。
数字化或许是企业转型的新趋势,但并不是万能的。对于行业之痛,只治标不治本。从市场角度看,自2016年新生人数小高峰以来,全国新生人数持续下降。 2021年的人口数据只有1062万。人口红利的下降导致市场蛋糕缩小,竞争也从存量转向减少。适者生存已成定局。
从消费者端来看,新一代消费者更加追求营养配方,这将倒逼乳制品企业提升科研能力。大品牌资金雄厚,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这将从根本上逐步拉开与中小品牌的差距。
渠道端,头部品牌大多已完成全国布局或为区域龙头。线下渠道基础雄厚,线上运营也靠疯狂广告带动,将品牌信息渗透到消费者端。消费者对顶级品牌有很强的了解。认知与信任的关系逐渐变得越来越稳定。
在现有市场中,与巨头“抢蛋糕”显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即使有数字化能力的加持,前进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对于领先品牌来说,数字化的布局更多是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市场淘汰竞争中拥有“武器”。
然而,数字产业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单一环节的数字化与其他环节的衔接较弱,难以达到帮助企业转型发展的效果。全链条的数字化是一笔相当大的投资。在目前收入和利润难以增加的情况下,盈利指标将面临更大压力。
未来,数字化是必然,但如何应对还需要更多企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