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谈到奶粉和纸尿裤两大支柱品类,多数线下母婴店老板表示,毛利越来越低,生意越来越难做。因此,寻找新的增量品类已成为行业共识。
据新母婴店介绍,目前不少从业者对功能性奶粉寄予厚望。宁波宝芝商贸总经理、慈溪好宝母婴店店主李凌荣在近期的调研采访中也表示,“特殊配方奶粉不断增长,具有功能性卖点的儿童粉丝逐渐成为门店促销的主打。 ”。
根本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门店原有品类增长乏力,竞争弱。
毫无疑问,截至目前,常规奶粉依然是大部分母婴店的第一大经营品类,保持着较高的销售占比。然而,相比之下,其利润不断下滑,这意味着原味奶粉所带来的微薄利润甚至难以支撑店铺表面的美丽。
《2022年前三季度母婴实体店消费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母婴店奶粉订单量下降4.7%,但整体销量下降奶粉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5.7%,奶粉的客单价和客户订单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数据背后不难看出,“以价换量”的促销形式已经成为奶粉品类运营的常态。同时,在2022年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上,阿拉小优董事长李茂印也表示,“奶粉是母婴店最大的品类,占销售额的50%以上,但毛利润只有14.8%,而门店包括人工、租金、水电费等在内的固定营业率却达到了20%。
由于传统奶粉占比高、盈利能力低,母婴店经营者被迫开始从细分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二是新用户消费需求升级刷新,加速产品迭代。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升级带来的新人群也正在催生新的细分机会。当90、95后学习型、研究型、成分型的人成为父母后,常规奶粉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他们在购买奶粉时的诉求不再停留在“基本质量安全”层面,而是更加注重产品配方创新、成分添加、功能效果等多个维度。因此,特殊配方粉、功能性卖点奶粉等奶粉近年来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功能性奶粉在渠道店势头强劲了吗?
首先,我们重点关注儿童奶粉。今年走访牛牛布克门店时,牛牛布克创始人孙峻然透露:“儿童奶粉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此外,他还是一家精品母婴店的代表。伊克贝贝儿童产品创始人谭转儿也表示,“当前,消费者更加关注孩子的身高成长,儿童成长奶粉逐渐成为必需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有1000多种儿童奶粉。他们的卖点主要集中在眼脑发育、身高发育、免疫健康、肠道健康四个方向。其中,成长型儿童奶粉最受欢迎。近两年,品牌也在儿童生长粉品类上不断发力,比如雀巢的Espert、贝因美的一护,以及主打儿童生长粉的高佳、珍虎高等。可以说,品牌的助推无疑加速了这一品类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渠道开始看到、了解和认可这一类型的奶粉。
此外,特殊配方粉的销量虽然远小于婴儿配方粉,但由于其特殊的受众群体,近年来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据统计,我国婴幼儿过敏发生率高达41%,近20年来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增加了20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早产儿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1,500 人出生。数以千计的早产儿出生,中国早产儿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且数量逐年增加。
在母婴产业观察举办的母婴生态大会上,有从业者表示,“只有卖好专用粉,母婴店才有更好的未来。”这在最近对一线从业者慈溪好报的采访中得到了体现。一家母婴店老板李玲容也得到了核实。他说,“在我们店里,深度水解、中度水解、早产儿奶粉等功能性奶粉确实在增长。”
趋势之下,母婴店如何提升选品?
首先,它可以让商店赚钱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过去两年,经济低迷加上需求萎缩。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母婴店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因此,从业者在为门店选择产品时,逐渐从一般的微利产品扩展到小众、有特色、高利润的产品。专注功能性奶粉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门店经营者将“利润”纳入考虑范围。在采访中,慈溪好宝母婴店店主李玲蓉也表示,“目前渠道会选择一些功能明显、可以使用的奶粉”。保证一定的毛利作为主推。”
二是选择有专业赋能的品牌厂家。与传统的普通奶粉相比,功能奶粉目前缺乏消费者认知,产品的销售难度会更大,这意味着导购的专业性会受到更大的考验。因此,门店应尽量选择能够在终端流量、门店销售、人员培训、营销支持等方面提供深度服务的品牌厂商,真正实现双方共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