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收盘,伊利股价上涨7.54%至50.93元/股,股价创历史新高,助力市值稳定在3000亿大关。去年6月以来,股价涨幅超过70%。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午间收盘,多只乳制品股涨停,其中熊猫乳业涨幅超过12%。黄石集团、彭都农牧、天润乳业、鑫乳业相继封盘,而新农发展、科拓生物、西部牧业、燕塘乳业、均瑶健康、光明乳业等涨幅居前,涨幅居前。超过7%。
乳业巨头纷纷涨价
消息面上,国盛证券、安信证券研报显示,根据近期渠道调查反馈,伊利将于12月29日将旗下基础白奶产品提价3-5%,提价产品占比约20%常温奶,预计销售收入约150亿元,预计增加收入约0.8%。
1月5日下午,针对基础白奶涨价,伊利投资者关系部回应称,以利乐为代表的“小白奶”产品价格将小幅调整,主要是受国内生鲜价格上涨影响。牛奶。影响不断上升。
去年6月以来,乳制品企业纷纷上调价格。据消费者反馈,同款光明纯奶产品在某终端的进货价格从55元上调至69.9元,半年来上涨了27%。
乳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安信证券表示,乳制品行业已进入新的原奶价格上涨周期。此次疫情之下,具有刚性需求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保质期长的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国内乳制品生产对原奶影响较大。依赖,加上奶价波动和国内原奶成本持续上升,促使龙头乳企加速占领上游资源。例如,2020年以来,伊利通过旗下子公司通过要约收购方式收购了中地乳业,并通过悠然乳业收购了恒天然在应县、于田的牧场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原奶上涨周期的内在逻辑与2013年有所不同。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原奶价格进入上涨轨道。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主产区原奶(原奶)均价超过4元/公斤,12月第四周达到4.18元/公斤,当月环比增速仍在加快。调研显示,部分地区市场流通的原奶价格已达到6.5元/公斤。
从供给端来看,经过2014年至2016年奶价低迷、养殖场亏损、环保政策收紧等影响,我国奶牛养殖门槛大幅提高,奶牛存栏量持续下降。
从消费端来看,由于国内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牛奶的认知度,国内乳制品需求旺盛。此外,奶牛养殖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大洗牌。中小农户纷纷退出,原奶供应已从“过剩”进入“短缺”阶段。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白奶增长较快。白奶中原奶的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了供需失衡。那么2014年以后进口增加造成的供过于求的情况会不会再次出现呢?安信证券判断,本轮奶价上涨周期拉长。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大袋粉为原料的乳制品消费比例有所下降。未来,乳制品企业将倾向于进口液态奶,以平滑国内奶价的上涨。但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可能不如上一轮那么强。好强大。原材料上涨直接带动成品价格上涨。 2020年刚刚过去的第四季度,一些规模较小的乳制品企业开始上调成品乳制品价格,其中包括处于行业底部的几大民族品牌和一些区域性乳制品企业。
历史回顾,奶价温和上涨时,行业龙头有望联手降价加价,价格战有望放缓,龙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释放,业绩弹性凸显。乳制品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呈现进一步优化趋势。预计未来“小而美”与“大而全”将在整个乳业同台共舞。